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颈椎病
编号:46253
颈椎病的病因和防治
http://www.100md.com 2023年8月29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8.29
     □宁华秀 张小玲

    颈椎病是一种很常见的退变性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电脑、手机、网络的广泛使用,人们长期低头、不良坐姿,以及伏案工作等,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那么,颈椎病是咋来的?有哪些表现?如何防治呢?

    颈椎病的病因

    1.内因

    颈椎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软组织平衡性失调,骨组织增生,从而引发颈椎病。这是导致颈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先天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或畸形:先天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或畸形可导致椎管矢状径小于正常值,这也是诱发颈椎病的原因之一。

    2.外因:

    慢性劳损:不良的睡眠体位,枕头过高或者过低,姿势不当如长时间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或电脑等,都可能导致颈后部慢性劳损,引发颈椎病。

    过量运动、外伤、受凉:不当的体育锻炼,过度颈部活动、颈部受凉等,容易导致颈部劳损,引发颈椎病。

    颈椎病的症状

    根据受累组织及结构不同,颈椎病一般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及椎动脉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痛及发僵,上肢放射性疼痛(沿神经根走向)、麻木感或痛觉过敏,严重者会出现握力减退,以及上肢沉重等情况。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两脚麻木,头重脚轻,双手不灵活,持物不稳,不能系扣子、系鞋带,甚至写字困难。

    交感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眼胀、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心悸、发热、多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有时伴有恶心、耳鸣或者听力下降,甚至突然摔倒,但意识清醒。

    颈椎病的诊断需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有临床症状;有影像学改变(即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改变要和临床症状相对应。

    颈椎病的防治

    1.日常预防

    注意颈部保暖,避免着凉。

    枕头高度合适:原则是“仰卧低、侧卧高”,一般习惯仰卧者枕高一拳,习惯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厘米。

    体位姿势正确:改变不良习惯,不要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要定时起身活动,尽量做到“能站不坐,能动不站”。

    颈部运动:可做颈部运动和“米”字操,左右转头、前屈后仰、左右侧屈、抬头望月等动作可锻炼颈后肌,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改善症状。每次15分钟~20分钟,每日2次~3次。切忌剧烈旋转,以免晕倒。动作宜慢,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有不适要减少活动量或暂停活动,必要时咨询脊柱外科医生。

    2.治疗

    保守治疗:患者可根据医嘱采用颈托外固定、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可采用活血化瘀中成药及神经营养药治疗。急性发作期,可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不适。注意严格遵循医嘱,不能过量使用或擅自用药,避免引起不良后果。另外,患者也可结合针灸、按摩等方式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如果颈椎病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建议手术治疗。目前主要以微创手术为主,如显微镜下前路、后路手术。

    (作者供职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