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脏病知识
编号:48283
她患的是心脏病还是心理疾病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0月26日 医药卫生报 2023.10.26
     □李文峰

    在门诊上,有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在一个月内多次因为紧张、胸闷、窒息感、身体发冷或发热、头晕、四肢发麻或颤抖等症状,不得不多次拨打120,被送到急诊室治疗;但是,医生经过抽血化验和心电图等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排除了躯体器质性病变后,建议患者到精神科就诊,最终被确诊为惊恐障碍,也就是急性焦虑发作。

    急性焦虑发作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有一些人可能一闪而过,有一些人就此造成惊恐障碍。就像其他精神疾病一样,惊恐发作没有明确的病因。它是在性格的基础上产生某些潜意识的自我暗示,造成一种短暂而又强烈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疾病发生。

    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与技能,要想在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中冷静下来,第一要素是镇静。首先,应该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基本评价,看是否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如果有,就尽快到急诊科就诊。如果相同的症状再次发生,要相信医疗卫生机构的检查结果,不要担心自己还有严重的问题未被检查出来,这种概率很少。镇静下来后,要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的身体没有疾病,只是一种不安定、焦虑现象。这种体验和情绪有密切关系,只要保持镇定,就可以渡过难关。”这样,身体的体验也会逐渐有所好转,不会让焦虑情绪和躯体感受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自己快乐、轻松起来,比如找朋友聊天、适度运动、听音乐,以及外出游玩等,有助于躯体和情绪形成良性循环。急性发作后,要审视自己的言行,正确认知身边的事情,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一些异常现象与体验,运用积极、健康的心态感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当然,如果在急剧焦虑的时候,感到身体无法忍受,通过服用药物来缓解症状,也是一种积极的治疗办法。比如患者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药物,往往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随着焦虑症状的缓解,按时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使体内的神经递质能够维持平衡,可以有效控制情绪。其间,不必担心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毕竟保持这种状态,药物的治疗作用比较明显,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