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休闲生活 > 音乐与健康
编号:13621470
校园心理疾病与音乐治疗策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72
     摘要: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够参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这也就是人们时常说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刺激创造力,表现人类精神。因此,音乐治疗能够促使人们之间更好地进行合作与交流,减小压力,提高生活质量。音乐治疗对于心理疾病有很好的干预作用。通过唱、听、奏、律动、创作等形式,主动介入到被治疗者的内心世界,帮助治疗对象恢复心理健康。由于其独特性、有效性,音乐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关键词:校园;心理疾病;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随着音乐的高度专业化和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已经逐渐地忘记和抛弃了音乐原本的作用和功能。直到现在,音乐对人类生存本身的重要意义才又逐步地为人们所认识。因此,我们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就是以音乐本身的作用和功能去影响学生的空间,让他们了解其作用并使其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一种人类文化。

    一、音乐帮助学生调节良好的心理情绪

    情绪是人类心理健康的窗口。中小学生的情绪已经带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仍较外露、冲动,高级情感正开始发展。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具有生理、心理的价值,都是个体对内外刺激的一种反映,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能和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当某种情绪持续的时间过长或过分强烈时,便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并导致为失常。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及适当地控制情绪对确保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具有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功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