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74
编号:13619732
胸部X线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74
     摘要:目的:探析肺癌诊断中的胸部X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肺癌患者予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病理、胸部X线、螺旋CT检查,对胸部X线与螺旋CT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胸部X线检查的准确性为76.25%,特异性为46.67%,敏感性为83.08%;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为95.00%,特異性为86.67%,敏感性为96.92%,二者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早期筛查中,胸部X线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之后可给予螺旋CT进一步检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肺癌;胸部X线;螺旋CT

    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病症,在我国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吸烟人群越来越庞大的情况下,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此,应进行定期检查,通过影像学诊断,尽早发现疾病,从而给予恰当治疗,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本文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肺癌患者的研究,探讨胸部X线的应用价值,报道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肺癌患者予以研究,其中女性患者36例,男性患者44例;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为86岁,平均为(53.74±8.42)岁;最短病程为3个月,最长病程为15个月,平均为(6.31±1.22)个月。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贫血、消瘦、肺炎等疑似肺癌症状。本次研究获得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胸部X线检查方法

    采用X线机对患者胸部予以检查,具体操作如下:按照常规摄片方法对患者胸部予以正位拍片、侧位拍片,之后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予以斜位拍片。

    1.2.2 螺旋CT检查方法

    采用螺旋CT机对患者肺部予以平扫,在发现病灶之后予以增强扫描,操作如下:用高压注射器把100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经由肘静脉滴入体内,对患者病灶强化程度予以计算、记录。参数设计:层距、层厚均在5~10mm之间,电压为120kV,电流在80~160mA之间。

    1.3 观察指标

    对胸部X线与螺旋CT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1)准确性=(阳性符合例数+阴性符合例数)/总例数×100%;(2)特异性=阴性符合例数/临床病理诊断阴性例数×100;(3)敏感性=阳性符合例数/临床病理诊断阳性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检查数据输入SPSS 21.0版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用百分比形式表示,并对数据进行x?检验,如果P<0.05,说明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 临床病理检查分析

    80例患者中,65例呈阳性,确诊为肺癌,其中周围型肺癌32例,中央型肺癌33例;15呈阴性,其中肺结核5例,肺部感染4例,纵膈恶性淋巴瘤3例,肺部纤维瘤3例。

    2.2 胸部X线检查分析

    胸部X线检查的准确性为76.25%(61/80),特异性为46.67%(7/15),敏感性为83.08%(54/65),见表1。

    2.3 螺旋CT检查分析

    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为95.00%(76/80),特异性为86.67%(13/15),敏感性为96.92%(63/65),见表2。

    2.4 胸部X线与螺旋CT检查结果对比

    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胸部X线,二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x?=11.4249、5.4000、6.9231,P=0.0007、0.0201、0.0085<0.05)。

    3.讨论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肺癌早期影像学筛查逐渐成为了一项常规体检项目。用X线检查肺癌时,易受到患者组织密度与骨骼等结构的影响,导致易漏诊;同时,X线检查的分辨率较低,未能很好的区分良恶性病变,临床应用价值有限。而螺旋CT检查的分辨率较高,可减少了由呼吸等原因导致的图像重叠现象,能够更好的区分血管性病变,有利于减少漏诊,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胸部X线,二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此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2]十分相似,进一步说明,螺旋CT诊断肺癌的准确度更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尽管螺旋CT临床诊断准确度较高,但胸部X线检查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为此,对于初诊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可首先予以胸部X线检查,在发现病灶之后,给予螺旋CT检查,以免增大患者经济压力。在完成螺旋CT检查之后,需充分结合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予以全面、综合的分析,最大限度的减少漏诊与误诊[3]。此外,对于保守治疗患者而言,应予以短期动态观察,定期予以螺旋CT检查,对病灶变化情况予以观察,若病灶出现阴影增大现象,应予以密切观察,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以此增大患者生存率。在肺癌诊断中,胸部X线、螺旋CT检查各具优劣势,应予以充分利用,以此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在肺癌早期筛查中,胸部X线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之后可给予螺旋CT进一步检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参考文献:

    [1] 董乐,张锡海,韩璐璐,等.胸部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诊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5,34(27):179-180.

    [2] 史龙新.螺旋CT检查与胸部X线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6(03):292-294.

    [3] 任建政,李正华,纪涛,等.胸部X线与CT在诊断周围型肺癌120例中价值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15,2(01):37-38., http://www.100md.com(张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