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74
编号:13619739
国内常用胶囊内镜的特性及研究现状(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74
国内常用胶囊内镜的特性及研究现状,磁控胶囊内镜,小肠疾病,胃病
     摘要:胶囊内镜种类多,具有相同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基本操作原理、流程相似,但不同胶囊内镜均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性能。磁控胶囊内镜的出现有效的填补了不能定位及外部控制的不足。目前胶囊内镜仍无法行病理组织活检、内镜下治疗。本文对国内常用胶囊内镜的性能及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关键词:胶囊内镜;磁控胶囊内镜;小肠疾病;胃病

    小肠为消化道最长的器官,约5-7米,位置深,形态迂曲,一直为消化系统疾病检查的难点。传统侵入性检查如十二指肠镜仅能探查到近端小肠对小肠疾病进行诊治,结肠镜也仅能观察到回肠末端。而其他检查如钡灌肠X检查、腹部CT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小肠病变,但不能定性、定位,且检出率不理想,后来逐渐在已有基础上开发了螺旋CT及多排探头CT,再通过空肠管注入造影剂后进行摄片或录像,经阅片后对小肠疾病进行诊断,这种检查方法称为小肠CT灌肠,此操作方法简单,患者耐受性可,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检查方法[1]。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小肠CT成像、小肠MRI成像、小肠MRI灌肠等相继出现,为小肠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方法,但同时发现,以上检查均不能为临床提供直观的信息,仅能通过影像学的发现初步判断。双气囊小肠镜[2-4](Double-balloon enterosocope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