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78
编号:13615756
踝关节骨折患者中临床护理的效果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78
     摘要:就临床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上72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36),研究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与Kofoed评分标准(踝关节评分)、住院时间与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后该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Kofoe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患者疼痛感的减轻,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临床护理;VAS评分;Kofoed评分

    为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就我院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行临床护理进行干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另外3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现将本次研究内容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范围在18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34±10.28)岁;其中26例患者属内外后三踝骨骨折,21例患者属双踝骨折,29例患者属单纯内踝或外踝骨折。参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n=3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伤类型均衡性较高(P>0.05),分组可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包括入院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指导以及功能锻炼为主的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进行干预:①临床护理小组的建立,参照患者病情、科室实际选择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查阅质料、询问专家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新的护理路径。②患者入院1d时,由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制度等,重点为患者讲解踝骨骨折的治疗、注意事项及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借助注意力转移法、成功病例介绍法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并为患者踝关节进行冰敷缓解疼痛,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冰敷导致冻伤;术前1d,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术前12h应禁食,做好患者手术区域皮肤的清洁、消毒工作,同时为患者营舒适、安静的环境,引导患者睡眠充足;术中,加强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密切关注,抬高患者患肢促进患者静脉回流,减轻患者疼痛;术后1-2d,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法,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及时更换患者伤口敷料,确保引流管通畅,引导患者主动、被动进行锻炼,强化患者踝关节活动度;术后3-5d,引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比重,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免疫力,引导患者借助拐杖适当下地活动;患者出院时嘱咐患者坚持锻炼,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VAS评分与Kofoed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VAS评分参照《骨折分类与国内评定》[1],Kofoed评分评价患者踝功能恢复情况,患者评分85-100分为优,患者评分75-85分为良,患者评分70-74为及格,患者评分低于70分则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对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 )与百分比(%)来表示相关数据,用t与 来进行检验,P<0.05则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VAS疼痛与Kofoed评分情况比较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患者VAS与Kofoed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如表1所示。

    护理结束,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分别为(9.21±2.14)d、(1/2.78%)、(34/94.44%),对照组各项指标分别为(14.37±4.07)d、(4/11.11%)、(31/86.11%),对比两种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是因某些直接原因、间接外力原因而导致踝骨发生骨折性损伤,常会对患者肌腱、韧带、关节面等造成影响,肿胀、出血为临床主要表现。临床研究表明,术后护理是否有效对患者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有直接的影响。临床护理是针对患者病情实施整体护理的手段,根据指定的护理方案,以图标形式为患者提供护理、帮助,同时引导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中,确保护理的有效开展,进而提升护理整体质量[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行临床护理后,该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Kofoe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临床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护理之中的应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宇芬,王艳华. 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J/OL].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56-157.

    [2]刘红梅,陈翠玲,刘亮洪. 临床护理路径在踝关节骨折病人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5,13(26):26!03-2605., http://www.100md.com(王霞 邹玉梅 胡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