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712
编号:13611885
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在HIV感染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712
     摘要:目的:观察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在HI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382例确诊HIV感染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其中有225例患者为早期感染,有157例患者为中晚期感染,所有患者均给予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比较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对HIV感染检出情况。结果:早期感染患者核酸检测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抗体检测(87.1%VS80.2%),中晚期感染患者抗体检测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核酸检测(80.4%VS85.9%),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早期HIV感染与中晚期HIV感染患者核酸检测以及抗体检测准确性具有较大差异,早期HIV感染患者核酸检测准确性高,中晚期HIV感染患者抗体检测准确性高。

    关键词:核酸检测;抗体检测;HIV感染;应用价值

    目前艾滋病尚未发现其临床治疗特效药,故艾滋病个体患者死亡率高,据我国卫生部门调查显示我国艾滋病个体患病率逐年提高,严重威胁我国公民健康,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对于HIV感染患者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临床常用的HIV检测方法有抗体检测以及核酸检测,按照我国2009年《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修订版的要求,抗体检测应对HIV抗体进行初筛和复筛,并对HIV抗体确证试验,对于筛查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标本经AIDS确证阳性后可出具HIV抗体一1型或HlV抗体一2型阳性确证报告[1]。本次研究对我实验室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225例早期感染患者以及157例中晚期感染患者均给予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通过比较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对HIV感染检出情况,从而论证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在HI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382例确诊HIV感染患者,其中有225例早期感染患者,有157例为中晚期感染患者。225例早期感染患者均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AIDS确证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诊不确定,二次随访通过AIDS生物样本库中患者首次样本查询确诊为阳性,其中男性113例,女性112例,年龄在18~69岁,平均年龄在(33.2±1.5)岁,文化程度:有137例为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有49例为初中文化程度,有39例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57例中晚期感染患者其血样均来自AIDS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查询且确诊阳性,所有患者血液样本均经淋巴细胞亚群CD4+淋巴细胞明显降低,且具有艾滋病晚期临床症状,男性86例,女性71例,年龄在17~68岁,平均年龄在(32.8±1.4)岁,文化程度:有76例为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有46例为初中文化程度,有35例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材料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仪以及三色荧光单克隆抗体试剂盒进行检测;HIV感染抗体检测采用美国BD公司配套酶联兔疫吸附试验检测进行检测;HIV感染核酸检测采用美国罗氏TaqMan全自动病毒载量仪检测。

    1.2.2抗体检测:

    美国BD公司配套酶联兔疫吸附试验检测包括提取包被蛋白、蛋白质聚合反应以及一抗抗体孵育,对个体标本采用Tris缓冲盐水(TBST)洗涤,而后加入适量酶标二抗、加底物液显色,根据标准显色情况结合置酶标检测仪,于450 nm处空白对照各孔吸光度(A)值。

    1.2.3核酸检测:

    采用硅胶柱离心、磁性硅胶颗粒分离法以及自动化仪器,参考相应商品化试剂、设备说明书操作提取核酸(RNA),并将提取后的核酸置于零下20摄氏度环境下进行保存。取核酸给予逆转录引物、脱氧核糖核苷酸三磷酸(dNTPs)、逆转录酶、RNA酶抑制剂、二硫苏糖醇(DTT)、缓冲液、适量无RNA酶超纯水以及RNA模板,在扩增仪或水浴箱中按规定温度和时间进行逆转录,从而完成逆转录合成互补DNA(cDNA)。使用商品化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一步法试剂进行第一轮扩增反应,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析法对扩增产物与相对分子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扩增片段是否在预期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实现扩增产物定性分析。

    1.3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225例早期HIV感染患者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情况,假阴性=漏诊例数/总受检例数,准确性=阳性例数/总受检例数。

    (2)观察比较157例中晚期HIV感染患者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情况,假阴性=漏诊例数/总受检例数,准确性=阳性例数/总受检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早期HIV患者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情况与中晚期HIV患者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情况相关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比较225例早期HIV感染患者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225例早期HIV感染患者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以及准确性均明显优于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以及准确性。

    2.2观察比较157例中晚期HIV感染患者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157例中晚期HIV感染患者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以及准确性均明显优于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以及准确性。

    3讨论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主要是由于个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病毒是一种对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较高攻击能力的病毒,人体免疫系统中CD4T淋巴细胞为其主要攻击目标。艾滋病个体患者感染HIV病毒后机体大量CD4T淋巴細胞减少,降低个体免疫功能,随着个体患者免疫功能的降低,患者机体感染发生率升高,甚至可诱使患者发生恶性肿瘤以及心肺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2]。目前临床研究认为艾滋病源于非洲,而后随移民带入美国,我国首例艾滋病于1985年确诊,艾滋病个体患者HIV病毒潜伏期可达10年甚至更久,艾滋病个体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可发生带状疱疹、肺结核、肺炎、脑炎等多脏器组织感染,机体处于长期消耗状态,最终由于全身衰竭死亡,目前尚未发现预防性疫苗,我国已经艾滋病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

    艾滋病其疾病进展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其中急性期主要是指个体患者实验室HIV抗体又阴性转为阳性的患者,相关研究调查你显示约80%的艾滋病患者HIV感染后6周初筛即可检出抗体,HIV感染12周后几乎100%艾滋病患者可检出抗体。无症状期个体患者HIV抗体阳性,且有流行病学史,艾滋病期患者已出现机体心、肺重要脏器损伤,由此可以看出对HIV感染患者进行抗体检测是十分重要的[3]。目前HIV检测方式包括抗体检测以及核酸检测,通过检测可有效确诊个体患者是否为早期感染,并针对个体患者疾病发展病程给予有针对性、快速治疗。HIV感染后个体患者可损伤免疫细胞,出现不受控制的病毒血症,约持续1周,该期间HIV传染性最高,常规抗体检测方法无法检出,容易致使个体患者病情被忽视,从而造成病毒进一步传播[4]。在传统抗体检测基础上对于早期HIV感染患者给予核酸检测方法,可有效提高HIV阳性检出率。本次研究显示对于早期HIV感染患者核酸检测准确率为87.1%,明显优于早期HIV感染患者抗体检测准确率,中晚期HIV感染患者抗体检测准确率为85.9%,明显优于核酸检测。

    本次研究显示对于HIV感染患者早期感染者与中晚期感染者其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准确性具有较大差异,HIV感染早期患者核酸检测准确性高,HIV感染中晚期患者抗体检测准确性高,医师临床工作过程中应根据患者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

    参考资料:

    [1]侯海燕,燕清丽,刘靓等.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在HIV感染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6(23):3431-3432.

    [2]李莉华,王素玲,马印图等.单人份核酸检测在降低输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残余风险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2):107-110.

    [3]常俊峰.三种HIV抗原/抗体检测方法对HIV早期感染检测的诊断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5(8):1082-1084.

    [4]孙丽娜,孙京涛,田永全等.肺结核抗体检测联合CRP检测判断HIV合并肺结核杆菌感染的效果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6):546-5225., 百拇医药(古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