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712
编号:13611752
早期功能锻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712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功能锻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时患肢肌力在3级个体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6VS19),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MB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个体肌力,改善个体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早期功能锻炼;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

    脑梗死患者意识清醒后多出现以偏瘫为主的脑功能损伤,近些年临床研究认为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功能锻炼对改善个体运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临床研究较少。本次研究对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以及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功能锻炼,通过比较两组患肢肌力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MBI指数,从而论证早期功能锻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照是否给予早期功能锻炼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在63~85岁,平均年龄在(73.2±1.2)岁,患者发病至入院诊疗时间最短为1个小时,时间最长为8个小时,平均病程(3.2±0.2)小时。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在62~87岁,平均年龄在(71.2±1.2)岁,患者发病至入院诊疗时间最短为1个小时,时间最长为7个小时,平均病程(3.2±0.3)小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患者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均出现头晕、头痛、意识模糊等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患者意识清醒且出现以偏瘫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功能障碍。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损伤的患者。(2)排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本次研究征得医院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疗护理,密切观察个体患者各项生命指症。

    1.3.2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诊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功能锻炼,即患者脑梗死发生2至7天,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的48小时后给予功能康复锻炼。功能康复锻炼主要体现在几下个体方面:①体位护理:患者取健侧卧位,上肢关节伸展,下肢关节屈曲,在患者上肢下方防止以靠枕,保证个体患者患肢手指处于伸展位。患侧下肢防止长枕,长枕长至足部,从而达到防止患者踝关节内翻,同时髋关节以及膝关节保持30度至90度屈曲位;患侧卧位,患者肩、肘伸直、掌心上上,手指伸展开,膝关节以及髋关节均自然屈曲,患者每2小时更换1次体位,嘱患者家属对个体患者受压部位给予按摩,从而促进局部血运,降低褥疮的发生。②被动活动,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的原则活动个体患者患侧关节,每日3次至4次,逐渐增加关节活动的幅度以及次数。③主动活动:指导患者通过牵手、凝神等方式提高上肢肌力,随着个体肌力的增强健手带动患肢伸肘,采用搭桥训练活动患者髋关节,提高患者对患侧上下肢的控制能力。而后辅助患者脊柱伸展,借助上肢力量椅床坐起,在病床上防止高度恰当的桌子,将患者双上肢置于桌上,从而延长患者坐位时间;患者脚尖触底,增加下肢肌力,而后进行步行训练,通过借助拐棍等进行站立行走。指导患者自行穿衣、进食、洗脸从而提高个体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4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其肌力变化情况,参考神经系统疾病体格检查六级肌力记录法评估个体患者肌力变化情况。

    (2)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出院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MBI指数变化情况,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MBI指数均满分100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与个体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MBI指数与个体肢体运动能力成正比。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两组患者入院、出院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MBI指数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两组患者肌力比较其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其肌力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出院时肌力均在0级以上,实验组患者肌力》3级的例数有26例,对照组患者肌力》3级的例数有19例,实验组患者出院时普遍肌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2.2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出院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MBI指数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MB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加,机体脏器功能可不短衰退,脑梗死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个体患者心脑血管弹性降低,且个体患者长期摄入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体内多于脂肪难以被转化,血脂浓度升高,血脂浓度的提高导致个体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血液中脂肪微粒与血小板等物质聚集,沉降在动脉血管壁上,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板块,破坏动脉血管弹性,降低血管收缩、扩张能力,致使血管狭窄,甚至完全闭阻诱使患者发生急性脑循环障碍,损伤个体脑神经功能[1]。临床研究认为我脑梗死偏瘫恢复最佳时间为个体患者发病后6个月以内,这个时期通过给予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锻炼,可长效刺激个体神经中枢,从而对个体神经元进行有效刺激,激发神经元代偿作用,达到提高个体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作用,但目前该临床治疗理论缺乏相关理论研究[2,3]。我院在保障个体脑梗死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的情况下给予个体患者综合康复锻炼。体位护理可有效防止个体患者关节发生变形、挛缩,对改善脑梗死肢体偏瘫后痉挛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体位护理贯彻临床康复始终,为个体患者后期康复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4]。被动康复训练以及主动康复训练可充分调动个体患者脑组织残余神经细胞,促使其发挥代偿作用,刺激脑组织损伤区域组织再生、重构从而达到可塑性改善个体肢体活动能力的目的,对降低个体患者殘疾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显示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的实验组患者其出院时共有26例患者肌力》3级,其中3级肌力个体患者6例,4级肌力个体患者9例,5级肌力个体患者11例,对照组未给予早期康复锻炼的对照组出院时共有19例患者肌力》3级,其中3级肌力个体患者4例,4级肌力个体患者7例,5级肌力个体患者8例,且实验组患者出院时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MBI指数分别为61.24±5.21、68.32±5.12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对提高患肢肌力,改善其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连杰.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4,16(21):56-58.

    [2]邓英莲,何玉琴,徐章仁等.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29):1281-1282.

    [3]彭美平.推拿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50.

    [4]文岚.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J].医疗装备,2016,29(17):170-171., http://www.100md.com(王洁 原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