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编号:13599768
呼吸衰竭病人中重症监护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84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衰竭病人中重症监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ICU于2017.1-2018.1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观察对比组间呼吸功能评分差异。结果:护理开展前组间MMRC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开展后观察组患者MMRC评分为(20.1±5.7)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呼吸衰竭病人采用重症监护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

    关键词: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护理

    前言:

    呼吸衰竭作为一种因呼吸器官或中枢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的疾病,其易引发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症状[1]。还可诱发代谢紊乱,高碳酸血症和低氧症,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常采用护理模式,为患者开展吸氧护理。但常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相关文献支持采用重症监护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故本文选取47例患者,对其采用重症监护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ICU于2017.1-2018.1收治的94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观察组共有患者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3.1±5.3)岁;对照组共有患者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3.3±5.7)岁。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开展,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相关事项有全面了解,系自愿参与,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存在可比性,P>0.05.(1)纳入标准:纳入需经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机辅助正压通气;间歇指令通气呼吸机辅助呼吸法患者。(2)排除标准:知情不配合;合并血液循环性系统疾病;存在精神及认知障碍患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患者观察,呼吸机治疗和常规吸氧护理。观察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ICU护理。及时为患者开展ICU病房护理,并对病房中患者使用的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检查。针对医疗设备性能进行查验,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采用消毒液为患者病房开展消毒,采用紫外线照射仪为患者病房开展空气消毒。及时为患者开展吸氧护理,并对吸氧仪器相关指标进行设定。第二,睡眠护理。针对患者情况,可为患者开展睡眠质量评估。如若患者无法进行深度睡眠,可为患者开展镇静剂护理。保证患者正常身体机能的运转,减少因无法入睡导致的耗氧量增加,以便于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第三,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增加高蛋白质及高热量的事物,保证患者身体机能的维系。如若不能够进食,可采用鼻饲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的同时,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第四,药物护理。及时为肺部存在感染的患者开展雾化治疗,保证呼吸道畅通。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避免低速过快对患者心肺产生恶的负担。及时对患者输液情况进行监控,避免异常情况的产生。第五,患者监护护理。及时对患者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等情况的检查,及时将患者异常情况告知医生。5次/d,如若发现异常可及时开展急救措施,待医生到达后进行进一步诊断处理。

    1.3评价指标

    觀察对比组间治疗前后MMRC呼吸功能评分差异评价结果。MMRC评分标准[2]:依照呼吸困难评分量表进行评定。共10题,5分/题,可依照呼吸困难情况分为五类。总分50分,分数越高,呼吸越困难。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数据,所有计量资料通过“ ”表示,对比结果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对比采用X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组间MMRC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呼吸衰竭病人是由于多种原因引发的呼吸功能严重损害,从而导致机体缺氧及其他症状。其常发于具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体,易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或浅表静脉充血。只有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加强临床护理,才能够保证预后。

    重症监护护理是指对收治的危重病患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仪器,对其开展抢救,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的护理模式。其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存及生命质量,护理效果较好。重症监护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其加强了对患者的关注度,也是整个护理具有系统性。重症监护护理为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可及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供氧护理,还能够加强对患者的睡眠、饮食、药物和监护护理。加强对患者睡眠的护理,可降低患者日常生活的耗氧量,改善患者身体高碳酸血症和低氧症状态。饮食护理可为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提供必要的支持,为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可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及呼吸功能的恢复。药物护理可为患者提供规范的用药程序,保证药物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监护护理可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监护,保证患者在入院期间的安全稳定性,纠正患者身体内部缺氧表象,从而改善呼吸衰竭状态。

    综上所述,针对呼吸衰竭病人采用重症监护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明慧,房丽. 重症监护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2016,30(8):135-136.

    [2] 余秋菊. 重症监护护理应用于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9):1112-1114., 百拇医药(姚兰)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