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86
编号:13596100
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86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生化组和常规组,每组均设置54例患者。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检验,生化组患者实施生化检验。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有效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生化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96.30%(52/54),诊断准确率为94.44%(51/54),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3.33%(45/54)和79.63%(43/54),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检验,在临床上更有利于糖尿病的诊断,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常规检验;生化检验;糖尿病;临床诊断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高发于中老年人群。目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糖尿病发病大国,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影响居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及时准确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是确保患者获得合理治疗的关键所在。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包括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等手段,为了进一步探究糖尿病的有效诊断方式,笔者以下就对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生化组和常规组,每组均设置54例患者。生化组54例患者,包括男29例,女25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8.2+10.5)岁。常规组54例患者,包括男32例,女22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8.6+10.9)岁。两组患者的组间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本次研究是在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之下实施的,组内8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

    1.2临床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检验,主要的检验指标包括血液常规指标、尿液常规指标和血糖指标。生化组患者实施生化检验,具体如下:采集患者的静脉血5ml,使用生化自动检测仪器实施检验,主要的检验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然后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有效率和诊断准确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有效率和诊断准确率,其中诊断有效率为实验数据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实际意义;而诊断准确率为检验结果和患者实际病情相符[1]。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过程中使用SPSS13.0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分析,并分别以(%)和( )形式表示,以上两类数据的组间比较,分别采取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将0.05作为其检验水准。

    2结果

    生化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96.30%(52/54),诊断准确率为94.44%(51/54),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3.33%(45/54)和79.63%(43/54),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前我国拥有较大数量的糖尿病患者,成为了糖尿病大国,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早期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不易被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机体一直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其各种组织和器官受损,从而导致患者的肾功能下降、血管硬化、心率不齐、神经衰退、视神经受损等一系列危害,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2]。因此,及时准确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以便在其发病早期给予积极地治疗,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缓其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非常重要的。

    常规检验一直以来都是临床用于糖尿病诊断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长期临床实践却表明,常规检验的临床诊断结果却不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导致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无法获得立即确诊,从而延误其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化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也逐渐表现出了较大应用优势[3]。生化检验主要借助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完成,因此该检验方式具有快捷、方便、准确的优势,不仅如此还能够对患者的果糖胺、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实验等相关指标进行检验[4]。且临床实践表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不仅如此,通过对以上相关指标的分析,还能够反应患者的血糖实际变化情况、病情恢复情况,有助于临床合理展开治疗[5]。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检验,在临床上更有利于糖尿病的诊断,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传珍.血清胱抑素 C、C 反应蛋白和尿 β2- 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 2 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0):1422-1425.

    [2]吴敏,杨宏山,黄淑玉,等.新诊断 2 型糖尿病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联合筛查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1):1018-1020.

    [3]丘燕丽,古旭东,刘彩玲,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胱抑素 C 在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意义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09):1285-1287.

    [4]区云枝,刘春林,梁柏林,等.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 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中的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04):470-474.

    [5]傅林金,汤萌,田露,等.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的检测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05):624-626., 百拇医药(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