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
编号:13585012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81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1月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中总出血量、清除总淋巴结数目、尿管拔除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卡氏分数、手术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中总出血量、清除总淋巴结数目、尿管拔除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卡氏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卡氏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疗效明显,可更好改善卡氏分数,加速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子宫内膜癌;临床效果。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及生命安全。常规术式:绝大多数为筋膜外子宫切除术+骨盆漏斗韧带高位结扎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或取样术,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延长,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伤口不容易愈合。而腹腔镜手术则克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缺陷,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因切口极小,很少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治疗,保证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本研究将2016年4月-2018年1月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3例,分析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4月-2018年1月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3例。观察组:年龄32-76 岁,平均(47.44±8.21)岁。IA 期 25例,IB 期 16 例,II 期2 例。对照组:年龄32-78 岁,平均(47.41±8.35)岁,IA 期 27 例,IB 期 17 例,II 期3 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手术。在手术之前完善患者相关检查,术前一天进行阴道冲洗,手术当天对患者实施灌肠,术前禁食禁水。全身麻醉,对患者实施筋膜外或广泛子宫切除术+骨盆漏斗韧带高位结扎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或取样术等,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手术中总出血量、清除总淋巴结数目、尿管拔除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卡氏分数、手术并发症率。

    显效:患者术后恢复快,围手术期无感染等并发症;有效: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无感染等并发症;无效:不满足显效、有效标准。疗效=显效率+有效率 [2]。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软件统计,给予t检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手术前后卡氏分数比较

    手术前两组卡氏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卡氏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2.3两组手术中总出血量、清除总淋巴结数目、尿管拔除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中总出血量、清除总淋巴结数目、尿管拔除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手术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4.

    3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子宫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发生率高,早期诊断和实施手术切除治疗是治療的关键,也是改善预后,延长生存质量的关键[3-4]。

    早前女性子宫内膜癌以开腹手术为主,创伤比较大,现在随着微创技术成熟发展,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确切,被广泛应用,其清晰度高,视野良好,可更好的实现对周围组织结构的观察,且脏器分离操作精准,可减轻创伤和出血[5-6]。

    本研究中,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手术。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卡氏分数、手术中总出血量、清除总淋巴结数目、尿管拔除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并发症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疗效明显,可更好改善卡氏分数,加速康复。

    参考文献:

    [1]周甘雨.加速康复外科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微创医学,2018(04):506-509.

    [2]史云天,胡清林.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经肛门取标本手术八例[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8(04):377-380.

    [3]张晓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5):26-27+29.

    [4]林桂兰,杨进琼,卢少红,蔡浩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卵巢功能保护临床探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22):34-37.

    [5]马明,冯瑶,肖虹.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22):37-41.

    [6]谭华.探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5):48+58., http://www.100md.com(郭晓庆)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