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律失常
编号:13585101
心律失常合并焦虑症的心理干预与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810
心率失常,心里干预
     摘要:目的:为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律失常合并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018年在我院诊断患有心律失常合并焦虑症状的患者104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54例,对照组50例。对观察组54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对对照組50例仅以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和焦虑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率达 94.40 %,对照组为 5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讨论:心理干预可提高心律失常并焦虑向健康方向转化的效果。本研究为心率失常合并焦虑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心率失常;焦虑;心里干预;效果观察

    前言

    焦虑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根据众多的数据调查,其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48%,多见于住院的患者中。具学者的调查研究,住院患者的患病率为3.12%,且大多数患者未接受过主治医师的心理治疗和临床上的心理处理[1]。

    张兴凯等人对96 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调查,其中50%的患者患有焦虑症,心律失常伴焦虑症的患者不应单纯注重于药物的临床治疗,更要认识到心理干预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对比观察了增加心理干预措施和只应用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使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康复[2]。

    目前治疗心率失常的方法有很多,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经过多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尚缺乏符合循证医学的系统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