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810
编号:13585139
肝泡型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810
超声检查,CT,MRI
     摘要:肝泡型包虫病是一种病程进展缓慢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是根治该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分析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评估。本文主要介绍肝泡型包虫病在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肝泡型包虫病 超声检查 CT MRI

    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是由多房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主要累及肝脏。HAE分布范围广,遍布亚、非、南美等各大洲,其中中国的西北地区为高度流行区。HAE病灶生长方式呈侵袭性、外生增长且可通过血管、淋巴系统发生肝内外转移,因此又被称为“虫癌”[1]。目前HAE的诊断及治疗疗效的评估主要依靠超声、CT、MRI三种辅助检查方式,因此熟悉掌握HAE在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肝泡型包虫病影像学特点:

    1.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因其经济便捷、无放射性及可重复检查的优点,是目前HAE诊断、随访、筛查的首选辅助检查。普通二维超声HAE病灶呈现为周边极不规则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清的实性强回声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