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阻塞性肺气肿
编号:13582219
影响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健康前沿》 201811
     摘要:目的:对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展开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对策。对比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锻炼依从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急性发病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及FEV1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信心等。因此,护理人员针对病人具体情况,通过评估、制定个性化呼吸功能锻炼计划、实施计划、评价效果、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计划、考核对病人开展个性化呼吸功能锻炼,有效的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护理对策

    慢阻肺(COPD)为临床一项常见的肺部异常炎症反应,主要由存在呼吸困难、胸闷咳嗽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对呼吸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1]。而通过在疾病的缓解期展开呼吸功能锻炼,可充分促进患者呼吸肌耐力及肌力的提高,在增加肺泡通气,改善呼吸困难的基础上,实现生存质量的提升[2]。但是,如果患者的依从性不高,就会对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再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使得慢阻肺发病率不断上升,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4]。临床通过对此类患者展开呼吸功能锻炼,可以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5]。但是,经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差,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患者缺乏慢阻肺康复知识,不能认识到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部分患者文化程度低,無法理解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呼吸功能锻炼需要长时间坚持,短时间不能看到疗效,大部分病人不能坚持;部分病人对疾病恢复缺乏足够的信心;肺功能下降,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其锻炼依从性也大大下降,甚至放弃坚持锻炼,进而对疾病的康复造成了严重影响[6]。基于此,本文以86例慢阻肺患者为例,就其影响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护理对策展开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选取86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男61例,女25例;年龄42-83岁,平均(67.8±3.6)岁;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55例,高中及中专20例,大专及以上11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得到确诊,排除存在严重脏器疾病及精神障碍等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取我科自制的问卷表,建立病人呼吸功能锻炼档案,调查并记录86例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对疾病的认识及锻炼方法掌握等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均以口头一对一的形式由责任护士教会病人和家属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发放呼吸功能锻炼宣传手册,同时做好相关健康教育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每天进行腹式呼吸锻炼2-3次,每次8至10次;每天进行缩唇呼吸锻炼2至4次,每次持续10至20min,注意控制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为1:2或1:3左右;每天进行全身呼吸操锻炼,每节动作做10至20次。住院期间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动态考核,了解掌握情况,直至全部掌握。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再次进行健康宣教,出院后按照要求定期对病人进行随访和回访。

    1.3护理对策

    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在接受呼吸功能锻炼的基础上,采用自制个性化呼吸功能锻炼表针对对不同层次病人进行锻炼指导,通过收集的病人资料,应用个性化的护理对策,具体方法如下:

    (1)评估:通过自制问卷表评估病人日常生活习惯、对疾病的认识、对呼吸功能锻炼的掌握、理解程度、经济能力及社会支持系统等,判断病人对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等级,根据病人依从等级情况制定个性化呼吸功能锻炼计划表。

    (2)制定计划:按照计划表实施呼吸功能锻炼,计划表分阶段进行,把家属纳入计划中,每阶段根据病人情况可作适当调整,如一病人文化程度低,理解力差,经济差,责任护士制定一阶段计划为:第一天上下午讲解为什么要做呼吸功能锻炼;第二天上午讲解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下午讲解呼吸功能锻炼的好处,从经济成本、减轻病人及家属痛苦方面入手,提高病人对呼吸功能锻炼的理解,从而在思想上引起重视;第三天上午为病人讲解病房恢复较好的实例和以前出院病人康复效果较好的实例,必要时可通过电话回访,使病人增强对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如病人的家属年轻理解能力好,还可利用微信、QQ等信息平台加入计划。

    (3)实施:根据制定该病人的计划后护士进行实施,实施过程中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接受程度等。

    (4)评价:每天按照计划实施后及时评价患者及家属掌握理解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计划,改变相应的方法,确保计划成功

    (5)考核:计划实施完毕后,护士要对其呼吸功能锻炼方法进行考核,目的是查看病人掌握的程度,以便纠正病人理解偏差。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包来统计并分析文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x2来检验组间的构成比,当组间存在的明显的差异,也即P<0.05时,则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锻炼依从性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锻炼依从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在本实验中,通过对观察组的慢阻肺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对策,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通过收集资料、评估,针对不同的病人制定个性化的呼吸功能锻炼计划表,按照计划表进行实施、及时评价,随时调整计划,最终进行考核,使患者对疾病和呼吸功能锻炼有了正确的认识,掌握正确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从而提高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会受到缺乏足够的知识、存在心理障碍等因素的影响。而护理人员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呼吸功能锻炼计划表展开个性化的护理对策,可充分促进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从而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疗效。, http://www.100md.com(王瑞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阻塞性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