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813
编号:13578068
关于智慧医院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日 《健康前沿》 201813
     摘要:由于医院信息服务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覆盖面低、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导致病人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医院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交费时间长而诊断时间短等问题突出,很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智慧的医疗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从本质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关键词:智慧医院;信息服务;体系架构;建设策略

    1智慧医院的需求分析

    1.1患者需求

    医院是以病人为中心,病人的需求,就是醫院的需求。病人需求包括可靠性、舒适性、便利性、关怀性、礼貌性等,所以在这种需求当中,可以深刻的感觉到,医院的服务水平的提高这是最根本的,按照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的原则是为人民服务。

    1.2医护工作人员的需求

    对于医生来说,医生不能够及时获取患者以前的病例资料和患者就诊的检查信息,不利于患者的病历资料完备及连贯及医嘱的部署。对于护士来说,人工运作制度下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的弊端,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储物的空间,使得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给予适当的服务。

    1.3医院管理者需求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如何提高医院的资源利用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医院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对于医院的各类资源系统整合上,将医院的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数字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完善医疗服务环节,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患者就诊次数,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医疗费用,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发展状况和发病时的表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

    1.4医院信息安全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对局域网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做到局域网与互联网的全面管理。将传统医院只注重局域网内部防护的观念提升到需要内外网同时防护的高度。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医院才能不断推出更便捷的“互联网+医疗”的服务。

    2智慧医院的系统架构

    2.1感知层

    智慧医院系统架构中的感知层是物联网最底层技术,主要功能是数据的采集。智慧医院的数据采集主要设备是 RFID、各种传感器和摄像头等。RFID 是在阅读器和射频卡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传输利用是非接触双向无线射频的方式,具有高可靠性、防冲突、应用范围广和操作方便等优势。RFID 分别由标签、识别器、天线这三个基本组成。先把每个拥有唯一编码的标签,附在需要进行信息收集的对象上,通过天线传递的射频号把数字信号传给识别器,识别器对数字信号的处理,把有用的信息传给计算机系统。

    2.2网络层

    在智慧医院网络中,主要采用以太网、WLAN、传感网、M2M 等技术传送感知层获取的信息。由于医院终端采用不同的网络接入技术,异构网络的独立和频谱利用率地下,使得资源不会浪费。需要采用正在研究的异构网络融合技术,网络分立局面可以依靠异构网络融合完全打破,并且可以为异构无线网提供一个完整的管理模式。首先,融合网络不仅可以扩大覆盖面,而且可以增强网络本身的可扩展性;其次,融合将现有不多的网络资源重新整合再利用,这样在大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的同时还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再者就是融合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了不同种类的服务,更好了地满足了客户多样性需求的特性;最后,融合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抗攻击能力,保护客户信息安全等。使用异构网络融合技术可以帮助使智慧医院信息共享、资源互通。

    2.3应用层

    智慧医院应用层功能应该包括:门诊管理信息(病人信息管理、挂号收费、医生工作站等功能模块),住院管理信息系统(医生信息管理、病人信息查询及管理、病房信息查询及管理,数据备份),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出入库管理、药品信息管理、用药审核及咨询、药品统计,药房管理),病案管理系统(统计管理、数据查询、报表管理、病案借阅)。多功能模块高耦合性使得智慧医院的整体良性运转成为可能。

    3智慧医院的建设策略

    3.1政府方面

    尽快完善法律制度。鼓励社会机构与医疗卫生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多元筹资合作联盟;完善有关医疗信息以及新技术等标准规范,保护医疗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专家团队,建立标准安全体系建设,就行业规范、行业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形成一套较为可靠的参照。加强政策支持和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健康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组织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发展,加大对智慧医院信息建设的技术研究,探索推进异构网络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应用,早日推出技术产品,加快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

    3.2医院方面

    对医院信息设施进行部署:主要部署综合布线系统和网络系统,通过 RFID、传感器、摄像头等传感设备获取可靠、有效信息,加大对病人、医护工作人员、医疗室设备、药品等信息监测,从而提供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业务流程重组:传统医院存在着业务重复的项目,不仅增加了医护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利于医院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也增加了患者就医的复杂,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与医院业务的结合,从而实现以患者为第一,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加强医院外联网络的防护安全,增加防火墙,网闸,IPS防护设备,DDOS防护设备,数据库安全审计等安全防护设备的网络安全类产品。建设智慧医院信息云平台,包括病例档案云、药品数据云、健康管理云和专家医疗云等云信息平台,运用创新技术实现医院信息化的智能管理。建立支持医院决策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获取医院的有效数据,并对之进行深度的数据分析,有利于管理者和决策者掌握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决策者及时做出准确决策,有效解决问题。通过传感设备实时监控医院进出人员、贵重医疗设备、药品、医疗废弃物等信息,除了对传统建筑设备监控,还对洁净空调、医用气体、计量、污水、空气质量、气动传输监测等进行时刻监控,以便对智慧医院内部所有设备进行有效监控,提高病区舒适度和环境质量。针对突发事件,立刻启动应急指挥,应急指挥中心能够准确获取事发地点,及时有效地解决突发事件,避免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利于建立起信赖的医患关系,对病人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蕾,赵国光.“互联网+医疗”的困境及政策解析[J].中国医院,2016(2):45-46.

    [2]张研,施庆华,杨威,等.河南省息县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的实践与经验[J].医学与社会,2013,26⑶:27-29., http://www.100md.com(白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