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94
编号:13564424
彭顺林教授治疗肺肾阴虚型喉痹的临床经验浅谈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94
     摘要:彭顺林教授运用中医药于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30余载,在运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喉痹方面积累了大量理论及临床经验,尤其是其通过10余年对慢性咽炎发病机制的理论研究后自拟的院内制剂玄麦利咽合剂,临床上治疗肺肾阴虚,虚火上扰证型的喉痹获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本文主要介绍彭顺林教授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治疗肺燥阴虚型喉痹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喉痹;彭顺林;肺肾阴虚;辨证论治

    “喉痹”属祖国医学的范畴,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其病名首见于帛书《五十二病方》[1]。喉痹为常见中医耳鼻喉科疾病,其表现主要为喉部灼热、发痒、干燥和异物感,病程长,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愈,多见于成年人。《灵枢·忧恚无言论》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咽喉为人体呼吸消化之门户,其可行呼吸,发声音,司饮食[2]。由此可见喉痹虽多不易出现器质性病变,但可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素问·阴阳别论篇》:“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可见此病既可发病于阳又可发病与阴,需辨证论治,明清以后在如《本草纲目》《古今医统》等诸多医著中提到将喉痹分为“ 急喉痹、慢喉痹”[3],本文所论之肺肾阴虚型喉痹为慢喉痹。经过彭顺林教授多年对喉痹的临床观察,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常饮食习惯的變化以及空气污染加重等因素,出现喉痹患者中以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型最为常见的现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