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保健中心 > 献血与健康
编号:13564320
精细化献血护理服务在血站献血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94
     摘要:目的 探讨精细化献血护理服务在血站献血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我血站献血的400例献血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200例)和精细组(20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服务,精细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精细化献血服务,并比较不同组献血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精细组献血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94.4±4.8)分vs.(83.3±7.0)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精细组血液报废率[1.0%(2/200)vs. 4.5%(9/200)]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精细组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5%(1/200)vs. 3.5%(7/200)]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精细化献血护理服务在血站献血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提高献血者对血站服务满意度,同时还能减少血液报废率以及献血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血站;满意度;不良反应

    献血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能有效确保医疗机构血量库存,进而应对某些突发事件,减少因输血量无法得到补充所至的死亡率。目前国内献血往往为献血志愿者自愿参与,该献血方式不但能保障献血完成率,同时还能提高献血质量[1]。然而由于传统理念的影响,大众对献血认知度不足,加上献血者心理负担较重,完成献血后未能得到有效关怀,这对献血者无偿献血热情带来严重影响。所以为了确保献血者身心健康,加强血站献血者管理显得非常重要。许琼等[2]研究发现,优质化护理能明显提升血站采血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本研究将精细化献血护理服务用于血站献血管理,获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我血站献血的400例献血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200例)和精细组(200例),所有献血者均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未有体重和血压超标者,未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和传染性疾病。精细组中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范围为(18~46)岁,平均年龄为(32.1±1.5)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30例、中专和大专50例、本科及其以上120例;常规组中男性102例,女性98例,年龄范围为(19~48)岁,平均年龄为(32.3±1.3)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34例、中专和大专42例、本科及其以上124例。不同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服务,包括保持献血环境卫生整洁,掌握献血者一般资料,对献血者进行献血知识健康宣教,如献血的好处和采血注意事项,了解其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并依据健康状况对献血进行评估,待采血完成后做好服务工作。精细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精细化献血服务,具体内容如下:①提倡人性化管理:血站工作人员需积极转变思想,将“以人为本”作为服务原则,通过多种服务方式满足献血者的基本需求,同时予以献血者亲切关怀,使献血者感到献血的光荣性以及受到大家的尊重,增强献血者满足感、愉悦感和成就感,进而提高献血积极性。②加强专业化管理:血站针对自身工作环境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献血者得到相应的专业化服务;首先血站需提升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注重个人形象,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其次血站应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对采血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确保专业熟练性,进而确保献血管理服务质量。③实施细致且全程的管理服务:第一,血站工作人员需为患者营造干净舒适的献血环境,接待献血者时做到主动热情,与献血者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其需求和心理状态,并予以针对性服务;第二、工作人员还应核对患者身体状态和有效证件,保证献血者身体健康,献血前为患者讲解献血可行性、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第三,献血等待期间,工作人员为献血者准备书籍和饮用水,若献血者提出疑问,工作人员需积极解答,献血结束后,工作人员为其安排专门休息处,并指导其填写相关资料以及发放献血证和纪念品;第四,工作人员对献血者进行电话随访,对其义务献血进行感谢,同时询问穿刺和献血反应,并送上问候,使献血者感受到来自血站工作人员的热情关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组献血者对血站服务满意度评分,采用血站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献血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比较不同组献血者血液报废率。比较不同献血者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慌、冷汗和头晕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组间比较使用t和χ2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献血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比较

    精细组献血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94.4±4.8)分vs.(83.3±7.0)分]明显高于常规组(t=18.495,P=0.000)。

    2.2 献血者血液报废率比较

    精细组血液报废率为1.0%(2/200),常规组血液报废率为4.5%(9/200),精细组血液报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χ2=4.581,P=0.032);

    2.3 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精细组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5%(1/200)vs. 3.5%(7/200)]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献血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不但能保持血库血存量,同时还能优化献血者血液循环情况,使人体机能更加优良。然而因人们对献血的刻板印象,多数个体对献血存在偏差,使得初次献血者出现焦虑和紧张等心理情绪,这不仅对献血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不利于献血者身心健康。据调查发现,众多献血者对自身身体情况评估不准确且对献血过程缺乏认知,较易在献血期间发生各种不良反应,严重者影响后续献血工作的实施[3]。随着医学水平的快速发展,血站强化献血管理日益受到广大献血者和医务人员的重视。精细化献血管理是目前随着血站工作不断总结和完善所提出的新型管理模式。针对献血者存在的不良生理和心理状态,不断更新服务内容和形式,满足献血者合理需求,提供更加方便、舒适、热情且全面的服务。研究报道,精细化管理具有规范化、整体化、专业化和人性化等特点,强调以献血者为服务中心,开展细致、周到且主动的护理服务。本研究对献血者采取人性化管理、实施全方面护理以及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管理等精细化管理,并与常规管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精细组献血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精细组血液报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以上结果与董长征和丁培燕等[4]研究相类似。

    综上所述,精细化献血护理服务在血站献血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提高献血者对血站服务满意度,同时还能减少血液报废率以及献血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徐慧敏. 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献血服务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37(5):685-687.

    [2] 许琼. 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22(21):2934-2935.

    [3] 易卫君. 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15(12):94-95.

    [4] 丁培燕. 精细化献血服务在献血者的應用效果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16(23):167-169.

    作者简介:杨丽,女,1976.12,本科,朔州市朔城区,汉族,主管护师, 百拇医药


    参见:100md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保健中心 > 献血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