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用于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镇痛的效果观察(1)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的镇痛效果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介入科肝癌介入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在TACE开始即科微量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4ug/ml/kg/h,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处理,不使用右美托咪啶。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进行术前T0及术后12h(T12)、术后24h(T24)、术后48(T48),统计术后24h内主动要求镇痛的人数及使用镇痛药的吗啡当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在TACE术后疼痛程度及控制较对照组好,术后T12、T24实验组NRS评分优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肝癌患者TACE术中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
关键词:肝癌;右美托咪啶;镇痛;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指在肿瘤供血动脉后置入导管,再将适量的栓塞剂注入,最终达到闭塞靶动脉,引发肿瘤组织缺血坏死的效果,是当前临床中治疗中晚期肝癌无法正常进行切除手术的首选方法。但由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体内的肿瘤组织的供血动脉突然中断而导致肿瘤组织坏死将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降低治疗效果,甚至诱发严重的并发症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临床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寻求一种安全高效的镇痛方法,既能够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语言交流沟通能力进行保留,又能够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疼痛程度,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临床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传统的治疗方案是在术后12h内给予患者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镇痛处理[1],但该方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难以达到患者预期。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适用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时镇静的特效药,能够对患者的焦虑状态及交感神经活性起到有效地抑制作用,并且对患者呼吸的抑制作用较轻,临床在应用过程能够有效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降低麻醉药物的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本次研究旨在将右美托咪啶应用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程度。现将实验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介入科自2018年10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介入手术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心动异常、血压异常、呼吸功能异常、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术前已服用过阿片类镇痛药物及镇静药物的患者排除;采用硬币法简单随机,将该120例介入手术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及升高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显示其基线数据具有同质性,可比较,见下表1:
1.2方法
1.2.1TACE及用药方案
介入术前常规准备,监测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呼吸率(R)。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穿刺股動脉,利用数字剪影系统的引导作用进行导丝及导管的插入,然后注入造影剂,对患者体内的肿瘤形态进行观察,将导管置入患者肿瘤供血血管内,采用二连或三联化疗药物注入供血血管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TACE开始即微量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4ug/ml/kg/h,对照组不予右美托咪啶。记录患者的用药量、呼吸率、心率及血压变化。
TACE术后,观察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作术前(T0)及术后0-12h(T12)、12-24h(T24)、24-48h(T48)的NRS评分,记录术后24h内主动要求镇痛的人数和总用药量,镇痛药用量换算成吗啡当量进行统计学比较。
1.2.2疼痛程度及评价指标
应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对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具体方法为:将带有10个刻度的游动标尺(10cm左右)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评分范围1-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即虽有疼痛感仍能正常活动,睡眠不受干扰;4-6为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7-10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可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受到严重干扰,须服用止痛剂[3]。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0统计学软件,其中计数资料的判定与检验方式分别为“x2”与“%”;计量资料的判定与检验方式分别为“()”与“t”,组间以“p”表示差异性,当p<0.05时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精神状态均恢复正常,术中患者无头晕乏力、呼吸抑制及盗汗等不良症状。进行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基础疼痛状态(TO)相比无明显差异,术后12h及24h,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p<0.05);术后48h实验组的疼痛程度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术后实验组患者是镇痛药用量及需要镇痛的患者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3讨论
临床中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疾病,由于该肿瘤初期难以被患者察觉,并病情进展速度较快,患者在确诊时往往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4]。当前临床中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方法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其通过对肿瘤瘤体的供血动脉起到阻隔作用,进而引发肿瘤组织缺血坏死,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完成患者的治疗[5]。
在行TACE治疗中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症状的原因主要包括碘油过量对靶器官造成的损伤以及手术操作不当[6]。在围手术期中,疼痛特点主要以突然爆发性为主,且在术后12h疼痛爆发程度最为强烈,但术后24h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故在术中采取一种见效快,副作用小的镇痛药物对缓解患者的术中疼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极大的意义[8]。右美托咪啶是一种具有抗焦虑、镇静、镇痛、催眠以及阻滞交感神经的相对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9],在临床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应用价值显著,区别于传统的α2肾上腺受体激动药,其具有副作用小、见效快、镇痛效果好的特点[10],得到了广大临床患者的青睐。, http://www.100md.com(毕成玉 甘朵 王子娟 王月 胡幸 赖建红)
关键词:肝癌;右美托咪啶;镇痛;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指在肿瘤供血动脉后置入导管,再将适量的栓塞剂注入,最终达到闭塞靶动脉,引发肿瘤组织缺血坏死的效果,是当前临床中治疗中晚期肝癌无法正常进行切除手术的首选方法。但由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体内的肿瘤组织的供血动脉突然中断而导致肿瘤组织坏死将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降低治疗效果,甚至诱发严重的并发症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临床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寻求一种安全高效的镇痛方法,既能够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语言交流沟通能力进行保留,又能够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疼痛程度,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临床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传统的治疗方案是在术后12h内给予患者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镇痛处理[1],但该方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难以达到患者预期。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适用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时镇静的特效药,能够对患者的焦虑状态及交感神经活性起到有效地抑制作用,并且对患者呼吸的抑制作用较轻,临床在应用过程能够有效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降低麻醉药物的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本次研究旨在将右美托咪啶应用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程度。现将实验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介入科自2018年10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介入手术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心动异常、血压异常、呼吸功能异常、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术前已服用过阿片类镇痛药物及镇静药物的患者排除;采用硬币法简单随机,将该120例介入手术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及升高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显示其基线数据具有同质性,可比较,见下表1:
1.2方法
1.2.1TACE及用药方案
介入术前常规准备,监测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呼吸率(R)。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穿刺股動脉,利用数字剪影系统的引导作用进行导丝及导管的插入,然后注入造影剂,对患者体内的肿瘤形态进行观察,将导管置入患者肿瘤供血血管内,采用二连或三联化疗药物注入供血血管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TACE开始即微量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4ug/ml/kg/h,对照组不予右美托咪啶。记录患者的用药量、呼吸率、心率及血压变化。
TACE术后,观察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作术前(T0)及术后0-12h(T12)、12-24h(T24)、24-48h(T48)的NRS评分,记录术后24h内主动要求镇痛的人数和总用药量,镇痛药用量换算成吗啡当量进行统计学比较。
1.2.2疼痛程度及评价指标
应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对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具体方法为:将带有10个刻度的游动标尺(10cm左右)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评分范围1-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即虽有疼痛感仍能正常活动,睡眠不受干扰;4-6为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7-10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可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受到严重干扰,须服用止痛剂[3]。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0统计学软件,其中计数资料的判定与检验方式分别为“x2”与“%”;计量资料的判定与检验方式分别为“()”与“t”,组间以“p”表示差异性,当p<0.05时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精神状态均恢复正常,术中患者无头晕乏力、呼吸抑制及盗汗等不良症状。进行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基础疼痛状态(TO)相比无明显差异,术后12h及24h,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p<0.05);术后48h实验组的疼痛程度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术后实验组患者是镇痛药用量及需要镇痛的患者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3讨论
临床中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疾病,由于该肿瘤初期难以被患者察觉,并病情进展速度较快,患者在确诊时往往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4]。当前临床中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方法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其通过对肿瘤瘤体的供血动脉起到阻隔作用,进而引发肿瘤组织缺血坏死,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完成患者的治疗[5]。
在行TACE治疗中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症状的原因主要包括碘油过量对靶器官造成的损伤以及手术操作不当[6]。在围手术期中,疼痛特点主要以突然爆发性为主,且在术后12h疼痛爆发程度最为强烈,但术后24h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故在术中采取一种见效快,副作用小的镇痛药物对缓解患者的术中疼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极大的意义[8]。右美托咪啶是一种具有抗焦虑、镇静、镇痛、催眠以及阻滞交感神经的相对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9],在临床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应用价值显著,区别于传统的α2肾上腺受体激动药,其具有副作用小、见效快、镇痛效果好的特点[10],得到了广大临床患者的青睐。, http://www.100md.com(毕成玉 甘朵 王子娟 王月 胡幸 赖建红)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胆肿瘤 > 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