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生活环境 > 气候气象
编号:5612
要的就是盛唐气象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4日 新民晚报 2019.07.14
     ——兼评《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海报

    ◆胡中行

    没有想到,《长安十二时辰》竟然成为了网红剧,网上的好评指数高达8.7,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估计这个指数可能还会看涨。仔细想想,这也并非没有道理。一则因为近年来国家提倡传统文化,大家对自己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则因为当前的大部分历史剧质量低下,要么宫斗,要么武斗,观众早已看腻看烦。而《长安十二时辰》却像一匹黑马,以其特别的题材、精致的制作来吸引观众,尤其是在重现唐代社会方面做得比较考究,得到观众的追捧,专家的肯定,也是理所当然。对此,我想从几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作态度值得肯定
, http://www.100md.com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以古鉴今乃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所以写历史剧既要尊重历史,更要古为今用,使观众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或者正能量。令人欣喜的是,《长安十二时辰》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它的现代意识非常强,虽然讲的是发生在唐代长安的一个虚拟故事,但是反恐的内容却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严肃话题,而突厥、狼卫以及靖安司等等,则会使人产生对现实社会的种种联想。比起前一阶段流行的宫斗剧武斗剧,思想意义方面要好了许多。再则,该剧通过讲究细节来努力还原唐代社会风貌的做法,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在这方面,近年来的许多历史剧都是做得非常马虎、很不严肃的,种种错误俯拾皆是。比如“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应该是明清两代才有的圣旨用语,可是在历史剧里,不管是秦汉还是唐宋,“公公”们读的,一概如此;再比如一部描写武则天的历史剧,一位官员上朝时,竟然吟诵起“老夫聊发少年狂”来,这简直是气死苏东坡之举;又比如唐代官员的品级主要是以官服颜色来区别的,唐太宗贞观年间就正式颁令:“百官之服,三品以上服紫,四品绯(大红),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此后基本上沿袭不变,成为有唐一代官服品级的标准。但看过多部有关唐代的电视剧,不管正说还是戏说,居然没有一部是照此办理的。表现官员上朝时,要么尊卑颠倒,要么杂色纷呈,要么干脆清一色。两相比较,《长安十二时辰》在这方面要严谨得多。比如剧中把巳时(上午9点到11点)称作“大荒落”,这既是正确的,又非卖弄学问,而是紧扣着“十二时辰”这个主题来的。
, 百拇医药
    二、细节真实不必苛求

    如前所说,《长安十二时辰》追求细节真实、还原大唐盛况的创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对那些粗制滥造、张冠李戴的所谓历史剧的批判也是必要的。但是,作为观众,也不能把历史剧当做真实的历史看待,那种把《长安十二时辰》说成是学习唐代历史的教科书的说法也是不负责任的。这是因为:

    第一,历史细节不可还原。因为历史细节是个太复杂的问题,牵涉面极广,所以做到如《长安十二时辰》那样“大概是这么回事”,就已经很不错了,而要做到一丝不差地还原是根本不可能的。就拿“叉手礼”来说,它的确是唐人常用的一种礼节,但也不能由此把它说成是唐人唯一的行礼方式。比如柳宗元的诗中就有“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那样的句子,说明叉手和鞠躬两种礼节在当时至少是并行的,除此还有作揖、拱手等等,也都是唐代有案可查的礼节。这就如同我们今天的行礼方式一样,点头、拱手、鞠躬、握手、拥抱,并行不悖。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如果我们真把《长安十二时辰》当作学习唐代礼节的教科书,认为唐人在日常生活中只行叉手礼,那就产生了另一种谬误。所以我认为,历史剧尊重历史是对的,但毕竟不是在做学问,否则的话,要写唐代故事,吃透一部《唐会要》是最起码的,这就够编导们受的了。比如皇帝的着装,“天子之服有十二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元冕、通天冠、武弁、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帢是也。”这些形制、作料都要搞清楚,但还远远不够,还要搞清楚什么时候穿什么?“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絺冕,祀诸小祀则元冕。”仅举此一例,便知所谓“还原唐代社会”的良好愿望是断不可为的了。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曾经上演过一部电影,叫做《清宫秘史》,煞有介事地演绎了光绪、珍妃和慈禧之间的恩恩怨怨,但是当时还健在的太监们看了却大为不满,直指剧中的种种与清宫实际不合之处。试想,写清宫戏尚且如此,何况远在千年之前的唐代?
, http://www.100md.com
    第二,文史之间的矛盾,也决定了我们不能用治“史”的方法来创作本质为“文”的所谓历史剧。当然,根据题材的不同,文与史的比例也要有所不同。比如创作人物传记的历史剧,史的权重就要大一些;而诸如本剧那样的虚构故事,史的权重就可以小一些。本剧故事发生在天宝三载的正月元宵节,对于这个时段,两本唐代“正史”分别是这样记载的:“三载正月丙辰朔(初一,应为丙申),改年为载。赦见禁囚徒。庚子(初五),遣左右相已下祖别贺知章于长乐坡,上赋诗赠之。壬寅(初七),幸温泉宫。”(旧唐书)“三载正月丙申(初一),改年为载。降死罪,流以下原之。辛丑(初六),幸温泉宫。辛亥(十五),有星陨于东南。”(新唐书)说明当时是天下太平,一片祥和,所以突厥狼卫的阴谋纯属子虚乌有。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个反恐故事的生动演绎,因为当年八月,唐军与突厥便有一场大战,结局是突厥大溃败。而在第二年正月,唐军和回纥再次联合,给了突厥最后一击,此战直接导致了突厥国的灭亡,曾经给大唐造成重大威胁的强敌,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所以,突厥垂死挣扎,搞出一场惊天阴谋,也是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的。
, 百拇医药
    三、关于李白的商榷

    在这里,我主要谈谈李白的问题,原因是“李白包办了长安十二时辰的作词”,该剧的所有主题曲、插曲都用了李白的作品。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也缺乏依据。李白是天宝元年秋天应玄宗之诏赴京的,待了一年多之后,于天宝三载三月被“赐金还山”离开长安。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白在展示他的诗歌天才的同时,也将自己在政治上平庸无能的弱点暴露无遗。

    例之一:李白入朝,玄宗于便殿召见,李白是个美男子,长得“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玄宗见了,“不觉亡(忘)万乘之尊”,于是高兴地赐了一双鞋给他,以示恩宠,想不到“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莫名其妙地硬是得罪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高力士。等到李白退出去的时候,玄宗对他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上指白谓力士曰:此人固穷相(没出息)。”这里反映的,是李白在政治上的极其幼稚和狂妄。

    例之二:某日,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畔赏牡丹,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于是让李龟年拿着金花笺去找李白,命他写诗,“白欣承诏旨,犹苦宿酲(醉)未解”,在醉醺醺的状态下写了三首《清平调》。当时的情景是:“太真妃持颇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葡萄酒,笑颔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平心而论,这三首《清平调》是李白的天才之作,非常人所能及。但其中的败笔也是明显的,比如把杨贵妃比作类似妓女的“巫山神女”和死于非命的赵飞燕,实在是非常不得体的。有人说这是李白在讽刺玄宗和杨贵妃,此说并无道理。因为李白当时春风得意,而且当着帝妃的面,是既没有胆量也没有必要这么干的。应该还是李白喝酒误事闯的祸。所以说,李白是伟人庸人集于一身。长安当时是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李白在长安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展露才华,成为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的执牛耳者。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当时乃至往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名气不如王维、王昌龄、高适等人。这是有资料为证的,先看与李白同时代的殷璠所编的唐诗选本《河岳英灵集》,共选了开元天宝时期的二十四位诗人的作品二百三十四首。其中王昌龄最多,共十六首,常建、王维各十五首,李颀十四首,李白、高适、崔国辅各十三首,储光羲十二首,刘眘虚、崔颢、陶翰各十一首,薛据十首,余者不一一赘述。殷璠在自序里说:“粤若王维、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李白是在“等”里边的。说明李白在当时,与这群诗人相比,并非高踞其上者。另有一本芮挺章编于天宝三载的《国秀集》,收录初盛唐九十位诗人的诗作共二百二十首。其中崔颢、王维、孟浩然各七首,宋之问、崔国辅等人各六首,杜审言、沈佺期、张说、崔曙、王昌龄等人各五首,李峤、李颀各四首,刘希夷、张九龄、王之涣等人各三首。李白竟然一首未录。到了晚唐,著名诗人韦庄编《又玄集》,收录一百五十家,诗三百。主要对象是中晚唐的诗人,但以杜甫为最高,盛唐另取王维与孟浩然两人,李白仍然“出局”。所以我觉得在以这个时代为背景的历史剧《长安十二时辰》中过分地“偏袒”李白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况且,盛唐诗人众多,流派纷呈,只取一位诗人、一种风格的做法,也是不能体现出盛唐诗坛的万千气象的。退一步说,即使全选李白的作品,也应该精选出他的代表作来。本剧中所选的那几首是《清平乐》《忆秦娥》《短歌行》《长相思》和《侠客行》,其中《清平乐》《忆秦娥》两首词是否是李白的作品尚有争议;而这首《短歌行》写得并不成功:“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远不如曹操的同名作品;如此只剩下《长相思》和《侠客行》两首,就不免显得很单薄了。
, http://www.100md.com
    四、精神比细节更重要

    由于本剧还没有播完,尚未能窥其全豹。但我现在就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那就是写历史剧,体现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比考究那个时代的细枝末节更为重要。盛唐作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是永远值得我们骄傲的。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提振我们的民族自信力。而从各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盛唐气象、盛唐精神,也真的令我们后人回味无穷。正是由于这一点,就我个人而言,我特别喜欢的唐诗,不是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也不是杜甫的《咏怀古迹》《秋兴八首》,更不是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而是王维的那首《早朝大明宫》:“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第一联首先突出了一个“早”字:戴红头巾的卫士在宫门外高呼,昭告天亮了,宫里管理衣服的女官们把皇帝视朝穿的翠云裘送来了。汉朝时,卫士在宫门外学作鸡鸣以报晓,故称“鸡人”,以汉喻唐是唐人的惯例。翠云裘见于宋玉赋,用来指代御衣。晓筹则是铜壶中报晓的筹子。第二联是写朝见皇帝的盛况:宫殿的门都打开了,各国的使节前来朝拜中国皇帝。九天是最高的天,阊阖是天门,这一句是用来比喻宫殿的无比雄伟。这里的衣冠指代人物,冕旒本是皇帝的朝冠,此处也是用来指代皇帝。第三联写朝见时的景色:太阳光才照临到殿前的承露盘上,熏炉中的香烟缭绕在皇帝的周围。相传汉武帝曾铸铜为仙人,掌上托着一个承接露水的铜盘,放在宫殿前。此处用来指代宫殿前陈列的装饰物。皇帝的衣服上绣有龙纹,故称龙衮,亦可称衮龙。最后讲到自己的职司:朝罢之后,回到中书省,就应当为皇帝办事,起草各种诏书了。我尤其喜欢“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两句,读来的确使人振奋。应该指出的是,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已是安史之乱后的肃宗乾元年间了。大唐遭此一劫,元气大伤,尚且有如此伟大的气派,那么,处在全盛期的天宝三载,其盛况更是难以想象的了。
, 百拇医药
    我曾经专程去参访过西安的大明宫,历经千年,那里只剩下了遗址,历史一去不复返,但我认为任何重建修复的构想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做成的也只能是假古董,供后人哂笑。所以,有遗址就足够了,可以让我们尽情地驰骋想象,追昔而抚今。

    大明宫名副其实的大,从高宗开始这里正式成为了大唐帝国的政治中枢,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大明宫的面积是北京故宫的四倍多,我想,大唐与明清在世界上的权重之比,大概也是如此的吧?参访遗址是为了了解历史,虽然含元殿、宣政殿等等建筑如今只剩下础基柱墩,但是仍然可以从中想见当年之盛。

    看到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的遗址,想象当年百官穿梭,忙于政事的盛况;万国使节晋见皇帝,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场面,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身在皇宫遗址,自然会想到曾经鳞次栉比的巍峨宫殿。天子临朝,车銮声响,百官朝拜,万国俯首。此情此景,又何其壮哉!我想,凭吊大明宫遗址,激起强国梦在心中徘徊,这也是一种正能量。

    唐代是强国,强大无比。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强国气派。那时的知识分子,多性格开朗、率真大气之士,没有丝毫的委琐酸腐,他们有尚武之习气,又有游学之喜好,心胸是何等的宽大,所以说,唐代以后中国再无“天地间第一等好诗”了。

    我不知道《长安十二时辰》最终是怎样体现盛唐风貌的,但从目前看来,这一点做得还是略欠火候。有些场景稍嫌局促,有些色彩稍嫌灰暗,那不是盛唐的格局和底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