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防“暑邪”伤身
高媛
大暑节气后,天气变得炎热,是暑热之邪最易伤人的时候。上海市闵行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洪原淑医学博士表示,暑邪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中医认为,暑邪为阳邪,炎热升散,伤及人体后出现饮食无味、失眠,头晕、头痛、疲倦、恶心、呕吐,可上犯头目,内扰心神,严重者导致高热心烦、面赤烦躁等暑热证。
暑邪的另一特点便是“暑多挟湿”,即多兼夹湿邪一起致病,两者相合导致病情的复杂多变。中医认为,脾脏位居中焦,运化水谷,喜燥恶湿,而暑湿之邪往往侵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洪博士表示,夏日炎炎时,若多吃油腻或辛辣饮食,就会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脘腹饱胀,或者肠鸣腹泻等症状。因此,这一时节是肠胃炎高发的季节。此时养生要注意合理饮食,荤素搭配,以清淡为佳,也不贪冰冷、不食过热,如莲子、木瓜、银耳、薏苡仁等,可以多用萝卜、番茄、冬瓜等清暑化湿的食品,也可以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
此外,这一时节,人体阳气运行畅达,气血趋于体表,人体腠理开泄,津液外泄,出汗量增加。中医认为“血汗同源”,血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故多汗易使心气涣散。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气与心气相通”,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夏日调养心神非常重要,凡事不宜急躁,否则心火妄动,加之酷暑火热邪气,即所谓“内外合邪”,易出现伤暑之证。洪博士强调,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另外,由于夏季白昼时间延长,应注意适当休息,在中午气温最高,阳气最盛之时,适当安排午休,不要在烈日下长时间剧烈运动,并且及时补充水份,以免津液大量流失而出现身体不适。洪博士指出,如出汗过多,汗液中除水分外,还有很多无机盐等成分,由于汗水带走了体内的盐分,使体内的渗透压失去了平衡,出汗多而口渴,她建议喝淡盐开水或淡盐茶水以此加快纠正缺水状况。
本版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http://www.100md.com
大暑节气后,天气变得炎热,是暑热之邪最易伤人的时候。上海市闵行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洪原淑医学博士表示,暑邪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中医认为,暑邪为阳邪,炎热升散,伤及人体后出现饮食无味、失眠,头晕、头痛、疲倦、恶心、呕吐,可上犯头目,内扰心神,严重者导致高热心烦、面赤烦躁等暑热证。
暑邪的另一特点便是“暑多挟湿”,即多兼夹湿邪一起致病,两者相合导致病情的复杂多变。中医认为,脾脏位居中焦,运化水谷,喜燥恶湿,而暑湿之邪往往侵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洪博士表示,夏日炎炎时,若多吃油腻或辛辣饮食,就会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脘腹饱胀,或者肠鸣腹泻等症状。因此,这一时节是肠胃炎高发的季节。此时养生要注意合理饮食,荤素搭配,以清淡为佳,也不贪冰冷、不食过热,如莲子、木瓜、银耳、薏苡仁等,可以多用萝卜、番茄、冬瓜等清暑化湿的食品,也可以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
此外,这一时节,人体阳气运行畅达,气血趋于体表,人体腠理开泄,津液外泄,出汗量增加。中医认为“血汗同源”,血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故多汗易使心气涣散。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气与心气相通”,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夏日调养心神非常重要,凡事不宜急躁,否则心火妄动,加之酷暑火热邪气,即所谓“内外合邪”,易出现伤暑之证。洪博士强调,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另外,由于夏季白昼时间延长,应注意适当休息,在中午气温最高,阳气最盛之时,适当安排午休,不要在烈日下长时间剧烈运动,并且及时补充水份,以免津液大量流失而出现身体不适。洪博士指出,如出汗过多,汗液中除水分外,还有很多无机盐等成分,由于汗水带走了体内的盐分,使体内的渗透压失去了平衡,出汗多而口渴,她建议喝淡盐开水或淡盐茶水以此加快纠正缺水状况。
本版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