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药八大外治法各有特色
傣医药起源和发展于我国西南,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傣族自治州等傣族聚居区得以广泛应用。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摸索、实践、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药,其中尤以八大外治疗法最具特色。
暖雅(睡药疗法)
通过平卧方式将傣药热药覆盖患者全身进行治疗。该法已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用于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寒性风湿性关节炎、月子病等。
咱雅(拖擦药物疗法)
将相应药物碾成细粉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蒸热或蘸热药水、药油或药酒,顺着人体的经筋循行路线拖擦周身或局部进行治疗。用于治疗寒性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后遗症、高热病、面瘫等病症。
阿雅(洗药疗法)
将相应的傣药煎煮取药水,让患者浸泡局部或全身进行治疗。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病、风湿病、月子病、感冒、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病症;还适宜于健康群体的保健,如消除疲劳、延缓衰老、滋润肌肤、美容养颜等。
难雅(坐药疗法)将相应的傣药(鲜品捣烂)或干品散剂加猪油或酒或淘米水,拌匀炒热,平摊在药凳上,待温度适中,让患者直接坐在药剂上接受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各型无大出血的痔疮,也用于治疗脱宫、脱肛等。
烘雅(熏蒸疗法)
配备相应的傣药(熏蒸药),让患者位于特制的熏蒸器内,接受熏蒸。用于治疗月子病、风寒感冒、风寒湿痹证、中风偏瘫后遗症、肥胖病、风疹、麻疹、水痘不透、黄疸病、水肿病等。
沙雅(刺药疗法) 傣医用棉签蘸药酒(药油、药汁),边涂边用消毒梅花针轻刺患处至皮肤微发红(不出血为度)进行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寒性风湿性关节炎,也常用于治疗中风病、硬皮病等。
果雅(包药疗法) 将相应药包敷于患处进行治疗。特点是易于推广应用,对骨折、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病、类风湿病、痛风、疔疮脓肿、虫蛇咬伤、高热、包块肿痛、腮腺炎、乳腺炎等疾病疗效显著。
达雅(搽药疗法) 根据病情选择药油、药水或药酒涂擦患处进行治疗,用于治疗湿疹、接触性皮炎。
目前,我国西双版纳州的各级医院、基层卫生院(所)都设立了傣医门诊,广泛推广傣医适宜技术和傣药,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百拇医药(玉腊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傣医药分会副秘书长))
暖雅(睡药疗法)
通过平卧方式将傣药热药覆盖患者全身进行治疗。该法已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用于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寒性风湿性关节炎、月子病等。
咱雅(拖擦药物疗法)
将相应药物碾成细粉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蒸热或蘸热药水、药油或药酒,顺着人体的经筋循行路线拖擦周身或局部进行治疗。用于治疗寒性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后遗症、高热病、面瘫等病症。
阿雅(洗药疗法)
将相应的傣药煎煮取药水,让患者浸泡局部或全身进行治疗。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病、风湿病、月子病、感冒、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病症;还适宜于健康群体的保健,如消除疲劳、延缓衰老、滋润肌肤、美容养颜等。
难雅(坐药疗法)将相应的傣药(鲜品捣烂)或干品散剂加猪油或酒或淘米水,拌匀炒热,平摊在药凳上,待温度适中,让患者直接坐在药剂上接受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各型无大出血的痔疮,也用于治疗脱宫、脱肛等。
烘雅(熏蒸疗法)
配备相应的傣药(熏蒸药),让患者位于特制的熏蒸器内,接受熏蒸。用于治疗月子病、风寒感冒、风寒湿痹证、中风偏瘫后遗症、肥胖病、风疹、麻疹、水痘不透、黄疸病、水肿病等。
沙雅(刺药疗法) 傣医用棉签蘸药酒(药油、药汁),边涂边用消毒梅花针轻刺患处至皮肤微发红(不出血为度)进行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寒性风湿性关节炎,也常用于治疗中风病、硬皮病等。
果雅(包药疗法) 将相应药包敷于患处进行治疗。特点是易于推广应用,对骨折、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病、类风湿病、痛风、疔疮脓肿、虫蛇咬伤、高热、包块肿痛、腮腺炎、乳腺炎等疾病疗效显著。
达雅(搽药疗法) 根据病情选择药油、药水或药酒涂擦患处进行治疗,用于治疗湿疹、接触性皮炎。
目前,我国西双版纳州的各级医院、基层卫生院(所)都设立了傣医门诊,广泛推广傣医适宜技术和傣药,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百拇医药(玉腊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傣医药分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