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康复治疗要趁早
中风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虽已脱离生命危险,但仍遗留运动、语言、认知等功能障碍,给生活带来了不便。因此,发生中风之后的康复治疗过程就显得至关重要。
身体稳定48 小时后训练即可开始

中风的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很重要,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中风开始康复的条件是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24 小时或48 小时后。也就是说,血压、体温等正常,肢体瘫痪症状不再加重时,康复治疗从床上就可以开始了。
早期康复可在病床边进行,主要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患肢功能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早期床边座位平衡训练;随着功能的改善,下一步则可以对患者进行坐位平衡、站立、步行等基本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此阶段没有固定的时间界限,主要根据患者的康复评估情况来判断。后期则可根据医生所制订的康复计划,在社区或家中进行下一步的康复锻炼。一般认为,在发病后6 个月到1 年内康复治疗比较有效,发病后1 年以上康复治疗效果则不明显。
康复治疗不是越积极越好
临床中,一些患者及其家属非常积极地投入到康复治疗中,有些家属甚至强行拉着根本不能迈步的患者连续行走,还有些患者自己拄着拐杖,拖着患腿在小区里独自行走,不论刮风下雨,每天走好几次,锻炼非常积极。
而中风的康复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充满了专业性和针对性,在治疗过程中应谨遵医嘱,才能到达最佳的治疗效果。
过少及过量的训练都可能不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尤其是这样自作主张的锻炼,违背了中风后恢复的自然规律,很可能影响患者最终的康复效果。其后果轻则走路的姿势异常,身体歪斜,患腿拖后,患肩下沉,长此以往,原来健康一侧的膝关节可能出现疼痛;重则可能由于异常的行走姿势,以及平衡、协调能力进一步减退,极易跌倒,造成新的伤害,如股骨颈骨折、脑外伤等。因此,中风的康复治疗光有积极性是不够的,更需要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法。(胡世红(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