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 乙肝
编号:13354483
乙肝不可怕,合理用药即可控制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28日 保健时报 第1124期
     通俗地讲,肝炎就是肝脏发生了炎症。引起肝炎的可能原因有很多,比如病毒、药物、食物毒素和酒精等。其中由病毒引起的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而乙型肝炎就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症。

    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好的治疗手段,只要有适应证,并且条件允许,就应该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两种。

    1.核苷(酸)类似物

    核苷(酸)类似物目前在我国上市的有恩替卡韦片/胶囊、替诺福韦片、拉米夫定片、阿德福韦酯片/胶囊和替比夫定片五种。

    WHO 推荐,所有有抗病毒适应证的成人、青少年或年龄≥12 岁的儿童,首选耐药性低的核苷(酸)类似物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而年龄在2~11 岁的儿童则首先推荐恩替卡韦。

    五种药物在一般成年人中的用法用量分别为:

    ▲ 恩替卡韦,每天一次,每次0.5毫克口服,空腹服用;

    ▲替诺福韦,每天一次,每次300毫克口服,空腹或与食物同时服用均可;

    ▲拉米夫定,每天一次,每次100毫克口服,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阿德福韦酯,每天一次,每次10毫克口服,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替比夫定,每天一次,每次600毫克口服,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以上用法用量仅为一般情况下的用法用量,具体还需根据患者年龄、肾功能及是否耐药等情况进行调整,患者须咨询医师或药师后再用药。

    2.干扰素

    干扰素分为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在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中,相对年轻的患者(包括青少年患者)、不希望近年内生育的患者、期望短期完成治疗的患者、初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都可考虑长效干扰素。

    干扰素制剂由于品种较多,用法用量复杂,患者须咨询医师或药师后再用药。

    当然,“是药三分毒”,药物的副作用有时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多加留心。

    3.两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副作用

    核苷(酸)类似物的常见副作用有:头痛、疲劳、眩晕、恶心、嗜睡、失眠、腹泻、消化不良、肝区不适等。

    干扰素的常见副作用有:流感样症状、一过性外周血细胞减少、精神异常、食欲减退、腹泻、皮疹、脱发以及注射部位不适等。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副作用的出现因人而异,并不是每位患者都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我国虽然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但药师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防治乙肝的知识,就可以把乙肝的感染和致病风险减小到最低限度。, http://www.100md.com(孙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用药 > 用药常识 >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