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为什么会自杀
对自杀的误解
许多人认为自杀者是有罪的、轻生的、逃避现实的、自私的、胆小的,或者说是死脑筋的等等。社会对自杀人群有许多误解,是因为他们没有进入自杀者的内心,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解读自杀者的自杀行为。
一种常见的规劝自杀者的话是:想想你的父母,他们拉扯你这么大,你这么做对得起他们吗?这种说法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自杀者的感受,无疑也是不起作用的。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有生的本能,也有死的本能,所以,死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癌症晚期等令人痛苦的绝症患者对于死的感受,不是恐怖的,而是轻松的。自杀看上去属于不正常结束生命,但自杀者的心境与那些绝症患者很相似。轻视自杀者恰恰是对其生命的忽视。
自杀与如何理解压力有关
阳光工程特约心理专家刘明说,自杀的具体原因可能有许多种,但是最后促成自杀的决定,都要通过个体的解读。所以,同样的情况,有人自杀,有人并不选择自杀。生是人的本能,人有本能的抗压和恢复的能力,有人自杀就是他的抗压力系统出了问题。这个系统的关键在认知方面。同样的压力事件,有人视其为动力,有人视其为障碍,这些都跟人的归因方式有关,也就是把一件事情的原因归结为什么。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归因习惯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外向稳定归因(比如大自然、社会大环境),外向不稳定归因(比如车祸、地震、机构改革、物价上涨),内向稳定归因(比如个人能力),内向不稳定归因(比如个人兴趣、精力)。自杀者遇事喜欢做内向稳定归因,就是认为自己能力差、无用、无法改变现状。而成熟的人有客观的归因方式,什么事归结于什么原因,比较有判断力。不是自己造成的压力事件,也很容易释怀,对自己构不成伤害。而不合理的归因,会把外界原因导致的压力也归结为自身原因,这样避无可避,只能靠消灭自己来减压。
如何干预自杀
自杀者一般比较较真,当钻到牛角尖里以后,就什么也听不见,看不到了,因此,对于一心想自杀者做常规的规劝是不起作用的。有些专家针对具体的个案会采用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比如棒喝,是用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促其醒悟,跳出原来的思维逻辑;如赞成他自杀的选择,然后通过归谬法再把他引导回来,让他走出原来的思维路线。总之,自杀者不是一般人可以干预成功的,周围的亲友一旦发现某人长期精神不振、不语、与人交际出现问题等抑郁症表现,就要注意其言行,多与他沟通,如果不见好转,要立即带其就医。, http://www.100md.com(本报记者 张建)
许多人认为自杀者是有罪的、轻生的、逃避现实的、自私的、胆小的,或者说是死脑筋的等等。社会对自杀人群有许多误解,是因为他们没有进入自杀者的内心,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解读自杀者的自杀行为。
一种常见的规劝自杀者的话是:想想你的父母,他们拉扯你这么大,你这么做对得起他们吗?这种说法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自杀者的感受,无疑也是不起作用的。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有生的本能,也有死的本能,所以,死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癌症晚期等令人痛苦的绝症患者对于死的感受,不是恐怖的,而是轻松的。自杀看上去属于不正常结束生命,但自杀者的心境与那些绝症患者很相似。轻视自杀者恰恰是对其生命的忽视。
自杀与如何理解压力有关
阳光工程特约心理专家刘明说,自杀的具体原因可能有许多种,但是最后促成自杀的决定,都要通过个体的解读。所以,同样的情况,有人自杀,有人并不选择自杀。生是人的本能,人有本能的抗压和恢复的能力,有人自杀就是他的抗压力系统出了问题。这个系统的关键在认知方面。同样的压力事件,有人视其为动力,有人视其为障碍,这些都跟人的归因方式有关,也就是把一件事情的原因归结为什么。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归因习惯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外向稳定归因(比如大自然、社会大环境),外向不稳定归因(比如车祸、地震、机构改革、物价上涨),内向稳定归因(比如个人能力),内向不稳定归因(比如个人兴趣、精力)。自杀者遇事喜欢做内向稳定归因,就是认为自己能力差、无用、无法改变现状。而成熟的人有客观的归因方式,什么事归结于什么原因,比较有判断力。不是自己造成的压力事件,也很容易释怀,对自己构不成伤害。而不合理的归因,会把外界原因导致的压力也归结为自身原因,这样避无可避,只能靠消灭自己来减压。
如何干预自杀
自杀者一般比较较真,当钻到牛角尖里以后,就什么也听不见,看不到了,因此,对于一心想自杀者做常规的规劝是不起作用的。有些专家针对具体的个案会采用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比如棒喝,是用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促其醒悟,跳出原来的思维逻辑;如赞成他自杀的选择,然后通过归谬法再把他引导回来,让他走出原来的思维路线。总之,自杀者不是一般人可以干预成功的,周围的亲友一旦发现某人长期精神不振、不语、与人交际出现问题等抑郁症表现,就要注意其言行,多与他沟通,如果不见好转,要立即带其就医。, http://www.100md.com(本报记者 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