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03.20
编号:14492
导师的考题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20日 生命时报 2015.03.20
     导师的考题

    徐竞草

    20世纪初,丹麦医学博士N.R.苏森因为发明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生。

    后来,苏森需要找一个心无旁骛,愿意一心投身于医学科研的爱徒和接班人。很快,他发现了一个叫哈里的青年医生,十分符合他的要求,于是便想尽其所能地栽培他。

    但苏森有一个顾虑———担心哈里忍受不了单调而又清贫的医学研究工作,遇到外界诱惑时会中途放弃。苏森的一个助手在得知此事后,便向他建议道:“您可以测试他一下,背后安排一个人高薪去挖他,如果他抵挡不住高薪的诱惑,那么便不配当您的接班人。”

    没想到苏森听完后,却对助手连连摆手,说,千万不能这样做,哈里出生贫苦,常常为生计发愁,他怎么可能不渴望获得一份高薪来改善自身及其家人的生活状况呢。“一个人通过正当手段,想要得到他所缺少的东西,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无可厚非。如果我们故意设下这个考验他的‘陷阱’,他势必会跳进去,这对他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最终,苏森放弃了考验哈里的金钱观,转而考察他抗挫折的能力,并获得了想要的结果。此后苏森开始全新栽培他。而哈里也没让老师失望,他甘于清贫,勤于钻研,最终成为了丹麦著名的医学家。

    多年后,当哈里得知恩师苏森没有设计金钱关考验他后,动容地说:“如果老师当年用巨大的金钱利益来考验我,那么我一定会被考倒,也就没有今天的我,因为当时我的母亲身患重病,急需钱来治疗,我的几个弟弟妹妹们也等着我来赚钱供养他们!”

    人才非圣贤,孰能无正当诉求,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都喜欢出一些违背人性的陷阱考题,并希望以此获得他们想要的人才,殊不知,正是这种不科学,不人性化的考题,让他们错失掉本该录用的许多优秀人才。▲, 百拇医药(徐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