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11.17
编号:18656
画 信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7日 生命时报 2015.11.17
     画 信

    汪亭

    母亲托老乡捎来一双老棉鞋。我打开包裹,发现鞋子里塞了一张纸条,画着一件棉袄,两床叠在一起的棉被,还有几粒用斜线划去的药丸。纸张隐约有多处反复擦拭的痕迹。

    我仿佛看到母亲僵硬皲裂的手,一次又一次不停地画着、擦着。我的眼角不觉潮湿了,心里一阵酸楚。

    老乡拿过画纸一看,不解地问:“你妈妈这是画的什么啊?”我哽咽着解说:“我妈讲,天气冷了,要多加些衣裳,晚上盖两床被子,记得睡觉前掖好被角,不要着凉感冒了。”

    他万分惊奇地望着我:“这么简单的画,你竟然能懂你妈妈的意思?”

    我心中五味杂陈,告诉他,像这样的“信”,母亲曾经也“画”过。

    高三那年,为了能多些时间在学校复习功课,我两个月都没有回过家。母亲便托到镇上赶集的邻居送来生活费,临走时,他递给我一张很小的纸条。

    当时,正是课间,走廊里挤满了同学。一个调皮男生飞快地从我手中抢走纸条,跑到讲台边打开,神情怪异地看了几秒,随后向我扬起纸条,嘲笑地喊道:“你妈画的是什么东西啊?你妈不识字呀!”

    顷刻,我脸颊通红,迅速抢过纸条,看见上面画着: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头猪,还有一打人民币。

    刹那间,泪水止不住了。我怎么也没想到,大字不识的母亲,居然会想出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告诉我:家里有钱,在学校不要苦着,多吃些水果和鸡蛋,到食堂多买些荤菜……

    当我把信“读”给同学们听时,包括抢我纸条的那个男生在内,很多同学眼睛都湿润了。

    其实,在贫瘠闭塞的乡村,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围着灶台操持家务的母亲们,她们大都不识字。她们生活的全部,除了一家老小,就是鸡鸭田地。屋里屋外,穿着儿女不要的旧衣,挑水砍柴挖地种菜。寒来暑往,清晨,第一个起床,烧饭换洗。夜晚,最后一个睡下,缝补衣袜。

    如今,再次看到这样的“画信”,我的心依旧被一股暖流搅得汹涌澎湃。在岁月长河里,总有一种强大的信念支撑着这些最淳朴善良的母亲,历经千辛万苦,飞越千山万水,也要将一份牵挂送至儿女心间。▲,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