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6.05.13
编号:19787
每人身上都有患者留下的伤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3日 生命时报 2016.05.13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病科病房护士

    每人身上都有患者留下的伤

    护理工作要求从业者细致、温情、善解人意,于是女性成了护士职业的主流人群。但也有一个科室例外,在精神病科病房,高大、威猛、力气大的男护士才是必须的。

    既要哄得了人,又要扛得住打

    “请大家不要藏药,更不要和别人发生冲突……”刚踏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综合一科病区的大门,记者就听到当班护士正在晨会中,不断嘱咐着一些不太“听从医嘱”的患者们。

    男护士长王宏生告诉记者,由于精神病科的特殊性,北医六院共有40多名男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1/3。综合一科是专门收治急性期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区,因而这里的男护士人数也较多。
, 百拇医药
    “精神疾病患者比较敏感,有时就像孩子一样,所以每天除了配药、打针、查房等常规工作,我们还要不断和患者沟通,以利于掌握他们的病情变化。” 王宏生一边查房,一边向记者说着他们日常的工作。

    病区里,大多数患者都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偶尔也会传来吼叫声和踹门声。一名刚入院不久的患者不知受到什么刺激,突然发怒,在楼道里疯狂吼叫,引得整个病区一阵骚动。当班的一名男护士闻声立刻冲上去,耐心安慰劝导许久,患者才平静下来。午饭时,好几个患者嚷嚷着不肯吃饭,护士们只得放下手中的其他事,反复劝说这些患者,必要时还得给他们喂饭。

    “不同于其他科室,精神科的护士要时常注意自己的安全。”王宏生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患者发病时留下的伤,几乎所有护士都被打过。

    怕患者伤己伤人,夜班压力最大

    “这份工作最苦的不是累,而是脑子里时刻绷紧的安全弦,患者冲动、自杀是我们最怕出现的。对于每个精神病院的护士来说,夜晚更是如同‘噩梦’一般。”王宏生说,不同于其他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的思维难以琢磨。他们觉得,白天你们不让我做的事,可以趁夜深人静时再做。于是,他们往往会挑护士人数较少的晚上,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 百拇医药
    为了保障所有人的安全,护士们必须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看患者是不是睡着了,有没有企图干“坏事”的,一个晚上至少来回30多次。“常人根本无法理解我们每次交完班后的喜悦,那是一种卸下千斤重担的轻松。”

    女护士们的“定心丸”

    “男护士力气大、耐力久,面对突发状况,反应会更迅速、更冷静一点。” 王宏生笑着说,男护士还是医院各个病区的顶梁柱,女护士们的“定心丸”,一旦有危险情况,就会冲在最前面。

    话音刚落不久,王宏生的话就“应验”了。一个具有妄想症症状的患者拽着一名女护士,死活不撒手,非要女护士给他按摩、捶腿。难为情的女护士一边解释、一边挣脱,但都没用。这时,从远处赶来的男护士快步上前分开了两人,化解了尴尬。“类似的情况每天都会发生。” 王宏生无奈地说。

    都说心理医生是“精神垃圾桶”,可垃圾桶也有装满的时候。王宏生说,常人很难体会精神科护士的不易,每当被压得喘不过气或出现不良情绪时,他们都需要通过和同事聊天、相互分享心得来减压,有时甚至需要借助一些抗焦虑的药物来缓解情绪。

    “当年满怀热情进入精神科从事护理工作,面对身边人的质疑、工作压力、患者家属的不理解,有迷茫、有委屈,甚至想过放弃。但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看到他们回来跟我们聊工作、聊生活,偶尔发信息跟我们倾诉时,我就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肩上是有责任的,也就这么坚持下来了。”王宏生坦言。▲ (单祺雯),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