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4.03
编号:83260
医者,祖国不会忘记你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3日 生命时报 2020.04.03
     17年前,面对来势汹汹的非典,6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一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感动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抗非典英雄;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李兰娟,顶着压力果断下达三道指令,短短一夜找到并隔离1000多名接触者,创造了非典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病人的奇迹……

    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突起,84岁的钟南山院士逆行奔波,一句“病毒存在人传人”,让疫情变得透明,也稳定了社会情绪;73岁的李兰娟院士早已两鬓微霜,仍毫不犹豫奔向一线,并率先提出武汉封城,为全国乃至世界战“疫”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面对两次疫情,始终奋战在一线的还有王辰、张伯礼、仝小林、陈薇等几位院士,他们既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与他们并肩战斗的,是成千上万名白衣战士,有年过花甲的院长,有业内资深的教授,也有精通照护的护士,他们冲锋在前,勇敢与病毒抗争,从死神手中抢人,用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近日,《柳叶刀》刊登述评称,医护人员是每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他们不仅仅是“士兵”,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面对的是高于常人的感染风险,理应受到尊重与保护。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中,全世界都闪耀着医护人员的身影,全球民众也纷纷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英雄们致敬,为他们鼓掌。在意大利伦巴第、西班牙马德里、法国巴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美国亚特兰大、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英国伦敦……很多人都参与到了“为医护人员鼓掌”的活动中。深圳、重庆、南京等地“全城亮灯”向医者致敬;法国埃菲尔铁塔、英国伦敦眼等地标性建筑,也亮起灯光,向医者表达感谢。

    面对社会各界的赞誉,钟南山院士却始终谦逊地表示,“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但“尊重和信任可‘激活’医生”。本期,我们推出“抗疫特别策划”,用文字记录下部分医者“昔日抗击非典,今日征战新冠”的经历和感受。他们平日可能默默无闻,却是“召必应,应必战,战必胜”的勇士,值得被牢记、被颂扬。所以疫情过后,人们不要忘记这些为我们拼过命的医者,现在如何被感动,今后就请如何去尊重!▲ (本报记者徐文婷),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