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5.19
编号:90208
胜利的代价——谈谈格斗运动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9日 生命时报 2020.05.19
     胜利的代价

    ——谈谈格斗运动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王 劲

    今年3月8日,我国女选手张伟丽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大都会体育馆历经五回合鏖战,最终以点数艰难险胜,成功卫冕冠军,将金腰带再次带回中国。张伟丽是中国和亚洲的首位终极格斗冠军赛(UFC)的冠军选手,堪称传奇。

    我酷爱体育,但以往对拳击、格斗等暴力项目缺乏兴趣。听说这是中国选手首次突破天花板,对手乔安娜在赛前又有对中国抗击疫情说三道四,引发了我的观赛好奇心。观赛第一回合,我和众多粉丝一样已感血脉偾张;观至第二回合,突感血压、心率飙升,服1粒降压药后仍感周身燥热;赛后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乃至晚上睡眠减半。我不禁开始为电视机前中老年观众们的健康担忧。据说这是终极格斗冠军赛历史上最伟大、最具观赏性的一场比赛,线上和线下的观众人数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在裁判宣布张伟丽赢得比赛那一瞬间,我摘下老花镜,定睛一看,张伟丽双眼肿胀,眶周血迹斑斑,乔安娜额部显现出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貌似外星人,我的心一下就沉了下来——双方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这种牺牲值得吗?
, http://www.100md.com
    有人说竞技体育运动员就是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而争取荣耀,无论是跑步、排球或羽毛球,都会造成不同部位的损伤。但终极格斗和拳击一样,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将对手击晕、击倒,并使他/她在10秒钟内再也爬不起来为胜利。

    据统计,在1890年到2011年期间,全世界共有1604位拳击运动员丧生,平均每年13人。仅2019年就有4位拳手死亡,这几位被击倒的选手都是在第一时间被送到医院做了开颅手术,但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医疗也挽救不了他们的生命。2019年,综合格斗运动也有7位选手身亡,其死亡率和拳击运动相差无几。终极格斗选手经常会有面部外伤,愈合后会留有疤痕,更严重的损伤和疤痕则留在大脑内。早在1928年,美国医生就指出,在拳击选手的尸检中可以发现多处既往反复脑内出血的痕迹,不少拳手会出现“重击-醉酒综合征”,表现为思维减退、言语/认知障碍、走路呈共济失调步态,更严重的可出现痴呆或帕金森症,最典型的就是拳王穆罕默德·阿里。

    格斗过程中,选手头部遭重击后,颅骨先加速移位,而颅内豆腐状的脑组织运动滞后,会遭颅骨撞击;当颅骨突然停止移位时,由于惯性,脑组织仍在运动,结果和另一侧的颅骨相撞,这就是所谓的对冲伤。这种撞击可造成脑内出血,如果影响到脑干,选手就会出现意识障碍。脑组织和颅骨的剧烈移位还可以牵扯或撕裂脑表面的静脉血管,造成硬膜下腔血肿,这是导致选手丧命的最常见原因。更常见的是选手仅有暂短的意识丧失,并无任何其他症状,但反复遭遇头颅重击后的脑损伤无疑会出现叠加效应。这就好比你把一个DVD播放机摔到地上,有时丝毫不影响它的功能;但有时就会空转不出目录;也有时播放机的盖子会打不开了或关不上,摔得再狠点儿就彻底不工作了。试想大脑的电路结构比DVD播放机要复杂得多,脑组织损伤后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 http://www.100md.com
    据美国神经外科协会统计,职业拳手在运动生涯中遭脑损伤的几率高于90%。有鉴于此,1982年美国医学会杂志曾建议停止此项运动。终极格斗运动的历史较短,选手不光用拳还可用脚、膝击打对方;即使一方被对手压制在地上,选手仍可继续击打直至对手彻底丧失防御能力,有时场面极度血腥,选手在几秒中内就被击昏、击倒的场面屡见不鲜。比起拳击来,终极格斗运动更接近街边的格斗风格。因比赛都在八角笼内进行,所以选手也被称为“铁笼战士”。一旦选手被击倒,裁判要迅速读秒并判断选手是否能继续比赛。这个标准随着医学对脑外伤认识的逐渐增加而不断演变。大众多认为教练员、裁判员、场边医生和选手本人赛前都十分清楚这些风险。但事实并不尽然,多数场边教练员和医生在选手被击倒后,只是简单的让选手抬起双臂、向前用力,只要选手能做这些动作就可重返赛场。事实上此类检查过于粗放,并不能准确反映出脑损伤的程度。

    拳击运动在我国开展得并不普及,自从1959年出现运动员伤亡后在大陆被禁了几十年,直到1986年,拳击运动才被官方批准恢复开展。终极格斗运动自2017年才获得批准。由于终极格斗和拳击运动受大众喜爱程度高,以及比赛附带的经济效益,完全叫停这项运动的可能性不大,但运动员、教练员和医生都应该充分认识这项运动的高风险,不断改善保护选手的措施。在这方面,近年来也有了一些进展,例如发现一些能够反映脑损伤程度的生物标记物;采用人工智能计点方法筛查一边倒的比赛并及时叫停;测试选手的颈部肌肉力量,评估选手是否能保持头颅位置相对稳定等。

    一项体育赛事的观赏性,从国家政策层面也要和运动的安全性相平衡,毕竟脑损伤是一种不可逆的永久性伤害,其后果有时要多年后才能逐渐显现。不可否认,格斗和拳击运动均能促进运动员强身健体,提高选手的自律性和自信心。不少选手刻苦训练、战胜伤病,其励志故事被誉为传奇经典,媒体也不断将其涂以浪漫色彩。

    终极格斗这个体育项目,不应像古罗马角斗士的表演,而应该像中国武侠小说里的擂台赛一样——武林高手上擂台的最高境界,并非是将对手击落台下、当场毙命,而是点到为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