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6.16
编号:89695
心脑偷懒,人就犯困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6日 生命时报 2020.06.16
     心律失常、冠心病、斑块等都会影响供血,导致大脑缺氧

    心脑偷懒,人就犯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公永太

    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时,人们常要打个盹恢复精力。但如果你晚上保证了充足睡眠,白天还打瞌睡,就要注意可能是心脑血管在发出求救信号了。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时刻控制机体各器官的生理活动,同时维持白天的觉醒状态。一般情况下,心脏泵出的血液,约有1/5供给脑组织使用,大脑代谢受到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非常大。一旦心脏“偷懒”,工作效率下降,向外泵出的血液减少,大脑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现象,从而引起精神不振、打瞌睡等症状,还可能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及胸痛等。冠心病、高血压及心律失常,均可导致心脏结构异常及泵血能力减弱。此外,不少认知功能障碍症(即老年痴呆)患者早期也会出现睡眠异常。研究发现,夜间睡眠质量不佳、白天常感觉疲倦、午睡太久、服用助眠药物的人群,在两年内更易患上认知功能障碍症。睡眠问题越显著,患病症状越严重。

    如果脑血管消极怠工,出现硬化和脑供血不足,甚至形成血栓、脑梗塞等,久而久之影响大脑正常功能发挥,人们也会出现爱打瞌睡等问题。患者可能还会合并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另外,高血脂患者体内的血液“懒惰”,流动相对缓慢,会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而且,高血脂在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会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出现疲倦无力、爱打瞌睡等问题。

    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常规体检,通过血生化检测、心电图、脑CT等基本项目,筛查是否患有心脑血管病。如果发现某项指标异常,应到相应专科进一步诊治。如果存在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已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肾病,或有长期大量饮酒、摄入高脂、高糖饮食等危险因素,且经常犯困,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若出现不能缓解的持续胸痛、剧烈头痛、肢体活动异常等急症,要高度警惕,尽快就医。日常生活中,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当增加运动量,稳定情绪,戒烟限酒。▲, http://www.100md.com(原\u73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