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周刊
编号:89291
人到中年 25%的概率发生房颤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7日 生命时报 2020.07.07
     人到中年

    25%的概率发生房颤

    主讲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朱文青

    突然心慌、心跳加速,生活中一些人的心脏常出现这种不协调的“时快时慢”,一般过一会儿就没事了,也就不太当回事。这其实是房颤,如果不加重视,使“阵发性”发展为“持续性”,甚至是永久性房颤,再治疗就难了。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就是心脏跳动不太规律了。这种不规律主要是由于心房发出的指令乱了,导致心房、心肌“各自为政”,每分钟频率可达350~600次,且没有任何规律,进而影响心脏跳动。

    房颤的典型表现是心慌、心悸,就是常说的“心跳得厉害”“心跳到嗓子眼”的感觉。多数患者还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头昏,严重时可能有黑蒙、晕厥的表现。

    我国目前大概有1000万左右的房颤患者。一般来讲,房颤的发病率大概在0.77%,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中国心房颤动防治现状蓝皮书2018》显示,70~80岁年龄组的发病率高达11%。40岁及以上人群中,大概有1/4的概率发生房颤。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肥胖、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以及冠心病家族史,尤其是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更易出现房颤。

    虽然一般的房颤症状不算可怕,但它会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脑卒中,风险约为正常人的5倍。每年约有5%的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20%的脑卒中是房颤所致。房颤带来脑卒中后,患者往往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增加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房颤患者还易发生肾脏、肠系膜动脉、下肢等局部的缺血缺氧。

    房颤常与心衰同时存在,心衰患者的房颤风险会增加3倍,而房颤可使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增加2倍以上。心衰增加房颤发生风险,房颤反过来也会加重心衰,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房颤治疗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射频消融治疗,已在临床上开展了20多年,技术较成熟。因其是一种微创手术,并发症概率基本小于1%,是目前房颤根治的唯一方法。首次射频消融的成功率约为70%~80%。由于射频消融是根治房颤,患者心律失常的症状会消失,减少了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依赖,以及发生卒中、死亡的危险,对预后都有非常好的改善。

    一般来说,消融手术3个月后,在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没有房颤、房扑、房速的发作,就证明治疗成功。但如果术后停药,患者马上出现心律失常,就说明没有成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治疗。

    二是外科手术治疗,但需要开胸,创伤性较大。

    除了有创治疗,患者也可进行药物治疗,大概有30%~50%的成功率。针对症状较轻的患者,临床主要是加强抗凝治疗,预防并发症,防止血栓形成。如果不根治,药物治疗仅仅是预防并发症,常需终身抗凝。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心跳节律的控制。其中,一些药物可能对房颤有治疗作用,使房颤转为窦律,但如果想要维持窦律,必须长期用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