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0.13
编号:84620
自酿果酒,当心甲醇超标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3日 生命时报 2020.10.13
     自酿果酒,当心甲醇超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营养师 唐墨莲

    时下葡萄大量上市,除了直接吃,还有很多人喜欢用来酿酒,但自酿果酒可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酿酒是一个复杂的发酵过程,耗时长,从数周到数月。在此期间,存在很多隐患,比如甲醇超标。葡萄果实细胞壁上含有大量果胶,果胶酯化后会产生甲醇。工业化生产葡萄酒时,一般会通过前处理、改良菌种和添加外源果胶酶等方法来降低甲醇含量。而家庭自酿葡萄酒,由于受技术条件、知识水平的影响,甲醇含量往往不可控。甲醇在人体内累积,可能导致失明。有研究对6种家庭自酿葡萄酒进行测定发现,甲醇含量为430~640毫克/升,而国家限定标准要求不超过400 毫克/升。此外,家庭自酿葡萄酒较难有效预防杂菌污染,容易产生有害物质。除此之外,自酿杨梅酒、蓝莓酒等其他果酒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工业酿酒用的是果皮厚、颜色深的酿酒葡萄,它们和市面上的鲜食葡萄不是一个品种。鲜食葡萄表皮的多酚抗氧化物质和糖分水平都远不及酿酒葡萄高,因此成品酒的风味和保健效果都大打折扣。而且工业生产中会添加酿酒酵母,家庭酿酒则只利用葡萄表面的天然酵母,不仅可能产生异味,还不能把葡萄糖发酵完全,保质期也很有限。

    如果想要享受自己动手酿酒的乐趣,一定要参照工业工艺,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挑选无破损无霉变的新鲜葡萄,装入消毒后的密闭容器中,浸泡在水里控制发酵温度;二是按照100毫克每升葡萄汁的比例添加亚硫酸,既抑制杂菌也减少甲醇;三是添加1%~10%的酿酒酵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