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1.17
编号:86683
各年龄段防病新重点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7日 生命时报 2020.11.17
     人活一生,孰能无病?要保持健康,生活中需要防很多风险。最近,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最新“2019全球疾病负担报告”,研究者评估近30年来全球面临的87种健康风险因素后,总结出10种威胁人类健康寿命的主要风险因素。同时,研究给出了各年龄段需重点预防的风险,方便大家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少得病,不得病。

    千家机构联合研究残疾、代谢是两大健康负担

    上述研究由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与全球1100个大学、研究中心及政府机构中5647名合作者联合完成。文章称,这是最全面的全球性研究之一,对1990~2019年间286个死亡原因、369种疾病与伤害,及204个国家和地区的87种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一系列与社会密切相关的风险在下降,例如,居家环境污染,不清洁饮用水,卫生设施不足,铁、锌、维生素A不足等问题明显改善。但是,一些与主观行为相关的风险因素在上升。例如,虽然烟草风险、不合理膳食风险总体在下降,但降速缓慢。近10年里,饮酒、牛奶摄入不足、甜饮料摄入、红肉摄入过量、运动严重不足等风险都持续增长。此外,儿童期性虐待和欺凌风险持续走高。虽然近30年来全球平均健康预期寿命(预计身体健康的生活时间)在增加,总增长超过6.5年,但在受评估的204个国家中,198个国家健康预期寿命增长低于总预期寿命的增长。这意味着,人们更长时间处于身体不健康的状态。
, 百拇医药
    此次研究有两大突出性结论:第一,残疾,而非早逝,在全球疾病负担中占比越来越大。包括新加坡、冰岛、挪威、爱尔兰、澳大利亚和卡塔尔在内的11个国家,总健康损失(因残疾、疾病,及早逝而失去的年数)中,超过一半是由于非传染性疾病和受伤导致。第二,代谢性风险显著上升。在2019年,代谢风险因素(包括高身体质量指数、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占世界总健康损失的20%,是1990年(10.4%)的一倍。其中,高血压造成近1100万人死亡、高血糖造成6500万人死亡,高胆固醇造成4400万人死亡。最近30年,代谢风险每年增加1.37%,最近10年则以每年1.46%的风险增加。

    对比30年发现,由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疾病负担从1990年占总疾病负担的1/3增加到2019年的接近2/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首席专家王临虹表示,随着各国基础公共卫生条件提高,出生缺陷、营养不良、意外伤害等早期生命健康的威胁在改善。目前最主要的威胁来自非传染性疾病的致死致残。今年新冠疫情引起超过128万人死亡(截至11月12日),但这对慢性病来说相对还是个小数目,每年有4100万人死于癌症、糖尿病、肺病和心脏病,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71%。以糖尿病为例,从1990年到2019年,糖尿病导致的健康损失增加了148%。到最后阶段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伤、失明、下肢坏死等,进一步增加了医疗、护理和经济负担。
, 百拇医药
    男性总体死亡风险高,不同年龄段风险各异

    研究指出,以2019年数据为例,0~80岁各年龄段,尤其是40岁后,男性的死亡风险都高于女性。导致女性死亡的风险因素中,高血压位列第一,男性烟草相关死亡风险更高。王临虹表示,诸多研究证实,男性在多方面的健康风险比女性高,这与男性更多暴露在高压环境、从事高危职业、更易沾染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等有关,也与女性有雌激素保护的性别优势有关。

    除性别差异外,不同年龄段人群健康损失的主要因素也不尽相同。具体来看:

    0~9岁:相比30年前,小儿营养不良、儿童期体重不足、发育迟缓、非母乳喂养四大风险均大幅下降,低出生体重、早产是目前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王临虹解释,胎儿宫内时期和婴儿期的健康状态是奠定一生的健康基础。随着医学水平提高,总体来看全球新生儿和5岁以上儿童的死亡率都在下降,生活质量提高保证了儿童的营养条件和体重状态。
, http://www.100md.com
    10~24岁:30年间,职业损伤、不清洁饮用水、不卫生环境、手卫生差等问题大幅下降,铁不足、酗酒、不安全性行为排在该年龄段人群健康损失的前三名。尤其不安全性行为导致的健康损失增加了108.3%。王临虹说,不安全性行为可能会带来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性传播疾病感染,以及一些精神疾病、吸烟酗酒等不良后果,还会导致过早妊娠、不安全分娩等问题。

    25~49岁:此阶段仅职业伤害和居家环境污染风险大幅下降,饮酒一直是主要威胁,高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血糖、药物滥用等风险随年龄上升而更加明显。王临虹说,中青年是上班族主力,不良生活方式问题尤为严重,如久坐不动、吸烟喝酒等,这也是导致“三高”等慢性病的罪魁。

    在50~74岁和75岁以上两个年龄组中,高血压均为最主要风险因素,且高血糖、高BMI、肾功能不全等健康风险都在上升。其中,对75岁以上的老人来说,30年来低温和固体颗粒物污染的环境威胁更加严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系副教授赵金镯解释说,过去老人经常在农村等较为简陋的居家环境下生活,生火做饭、秸秆燃烧等问题不可避免,随着生活质量提高,这种现象逐渐减少,很多老人跟随儿女到城镇生活,城市环境下的能源使用、工业和发电释放的PM2.5,以及城市整体污染等,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了新威胁。
, http://www.100md.com
    慢病管理面临巨大挑战,防范健康风险人人要有

    《柳叶刀》主编理查德\u30fb霍顿评论说,在新冠死亡人数方面,非传染性疾病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显示,包括肥胖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在内的风险因素均与新冠重疾和死亡风险相关。在当前新冠疫情仍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各国慢病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王临虹表示,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但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这说明有很多人在生命晚期有近10年在疾病中度过。国家层面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控慢病风险,尤其是干预生活方式因素,重点强调控烟限酒,继续推进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还应对烟草企业加征烟草税。此外,要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预防和管理能力,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技能,开展癌症的定期筛查和机会性筛查;新生儿和孕产妇保健要进一步提高,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保障贫困地区孕产妇健康和婴幼儿营养水平,以青少年、育龄妇女及流动人群为重点,开展性安全教育和干预。
, 百拇医药
    赵金镯表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需更加重视。我国应全面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推动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加快淘汰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工艺、设备与产品;控制尾气排放,重点污染城市限号限流;加速向更清洁的烹饪燃料转变;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实行工间健身制度,支持新建工作场所建设健身活动场地。

    两位专家提示,每个人生阶段都要树立健康风险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

    儿童期防意外。父母要注重孩子的营养状况,减少垃圾食品、甜饮料摄入,避免肥胖超重。加强儿童伤害预防和干预,减少交通伤害、溺水和意外跌落,注意选择安全的儿童玩具和用品。

    青少年防染恶习。青少年要注意充足睡眠和营养均衡,有利于生长发育;培育体育爱好,每天身体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关注心理健康,避免沾染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学习科学性知识,避免过早性行为、过早妊娠发生。

    中青年要防三高。这一时期要重点关注血压、血糖和血脂变化,定期做胃肠镜检查,积极预防生殖系统疾病。已婚或有性接触的女性,最好每1~2年进行一次宫颈、盆腔和乳腺检查;男性35岁以后每1~2年要进行PSA前列腺检查。

    老年要防心血管病、肿瘤。50岁开始,人体机能衰退,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高发。老年人要注意适当运动,增加肌肉强度,预防跌倒;外出时注意保暖,雾霾天气和人群密集环境下,要佩戴口罩;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或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警惕动脉粥样硬化。▲, http://www.100md.com(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