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4008
“反疫苗”总是阴魂不散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16日 生命时报 2021.03.16
     “反疫苗”总是阴魂不散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拜李赞

    自疫苗诞生之日起,对它的争议就没断过。欧美社会多见“反疫苗”运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十大全球卫生威胁之一。

    当代反疫苗运动起源于1998年。当时一位名叫安德鲁·威克菲尔德的医生在《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麻腮风三联疫苗(MMR)与儿童自闭症有显著关联,引起轩然大波。尽管这项研究很快遭到学术界的激烈质疑和反对,《柳叶刀》也撤稿,但在民间,疫苗导致自闭症的印象已根深蒂固。

    除质疑疫苗安全性之外,西方的反疫苗情绪与对决策者的不信任相挂钩。历史上第一次反疫苗大游行——莱斯特游行就与此相关。19世纪中期,英国开始立法强制种痘,这导致反疫苗的声音愈演愈烈。1885年,因为目睹疫苗注射并未带来期望中的防疫效果,英国莱斯特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强制接种疫苗的法律。

    在一百余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清楚,除疫苗之外,想要保证防疫成果,也需要有效的隔离措施和较高的城市卫生水平。而在当时,反疫苗群体却将防疫效果不佳归结为强制接种政策的失败。最终,在示威之后,政府选择了退让。

    除此之外,反疫苗也被认为与保守的思维相关。有人出于宗教原因,认定疫苗亵渎上帝,还有人迷信不打疫苗、等待疾病自然康复才是正确途径。随着反疫苗运动的兴起,美国本已于2000年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麻疹,而今,多地麻疹疫情却一发不可收拾,由此不难看出,拒绝疫苗实为害人害己。▲,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