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6.18
编号:92773
叫救护车,北京出了新规
http://www.100md.com 2021年6月18日 生命时报 2021.06.18
     叫救护车,北京出了新规

    明确要求,非急危重患者不得占用院前医疗急救资源

    受访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 王立祥

    本报记者 张 芳

    5月27日,新修订的《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发布,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三明确、两加强”,其中一条为“明确院前医疗急救与非急救医疗转运分类服务和管理制度”,要求“非急、危、重患者不得占用院前医疗急救资源”。

    部分急救资源被无效占用

    据媒体报道,5月24日,上海一名年轻女子因脚后跟被别人踩到,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但当救护员赶到现场,女子却迟迟不愿上车,要等其父亲赶来。120急救人员在现场对女子进行初步检查和询问,发现该女子的脚后跟并没有破皮或红肿,也没有送医救治的必要。
, 百拇医药
    北京急救中心的一名随车急救人员无奈地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他们经常遇到因小病叫救护车的情况。“我们曾碰到过一个姑娘,因为痛经叫救护车。我当时就跟她说,痛经根本不需要打120,实在不行,打个车到医院也不耽误。”

    急救资源被无效占用的情况,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2016年,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20出车后,把病人真正送进医院急诊室的约占50%;把病人送回家及转院的约占38%,12%的出车为“空跑”。在送医急诊的情况里,八成以上的患者病情稳定或普通,包括感冒、发烧、腹泻、手划破等小伤病;仅一成多属于危重急救,如心脏病、脑梗死、骨折、车祸等。而在南京,统计显示,2019年上半年急救中心出车的空车率达16.5%,一半以上因轻微伤、肚子痛及感冒发烧等求助。

    急救车不能全部用于救急,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占本就不算富余的急救资源。而北京市修订《条例》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希望保障院前医疗急救资源真正用于急、危、重患者的救治。
, 百拇医药
    判定急危重症有难度

    急救中心业内人士李先生告诉记者,此次北京市修订《条例》的目的之一,是对北京120和999进行分工。一直以来,北京都同时存在120和999两个急救呼叫号码,分属北京急救中心和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两套独立的服务系统。在多年并行使用期间,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调度,曾多次发生患者同时呼叫两个号码的情况,由此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修订后《条例》第十九条明确规定“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专用呼叫号码为120”。在此平台下,两个号码承担的任务有所区别,原120服务系统主要负责急、危、重患者,原999服务系统则为非急、危、重患者服务。不过,《条例》尚未针对如何界定急、危、重患者出台相关细则。

    “修订《条例》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操作起来有难度。”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王立祥说,疾病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医生诊疗一直有个原则,强调要“见病人、在床旁”,才能准确进行临床诊断。鉴于此,突发身体不适后,不仅非医学专业人士难以辨别病情是否属于急、危、重症,就算受过专业培训的120调度员,也未必能依据电话中的只言片语做出准确判断。以心肌梗死为例,不少患者发病时并没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但送医检查后会发现血管已出现大面积梗阻,情况危急。绝大多数情况下,若想在见到病人前就大致将“非急、危、重患者”筛出来,是不太现实的。
, http://www.100md.com
    相比较区分“急、危、重患者”,将不含有医疗行为的转运服务拆分出来,或许更容易些。比如,骨折病人转院,不算很急,救护操作也较简单,只需要专业人员将其身体进行固定;康复出院患者行动不便,运送时保证平躺空间即可……据了解,这一分类方式现已在部分城市施行。

    吸纳社会力量充实急救资源

    数据显示,北京急救中心目前拥有急救车约500~600辆,在服务超过2000万常驻人口的超大型城市时,不免显得捉襟见肘。李先生说,这种绝对数量上的不足,不能仅靠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而应从患者需求出发,进一步增加可使用急救车的数量,比如,与交通运营公司合作,改装一定量的平板汽车,纳入专业机构进行监管。在这方面,上海、无锡等地都已做出了有益尝试。

    2018年4月,上海市正式开通“962120”热线,这是全国第一条专门服务于康复出院患者的卫生专线,其服务对象是在医院获得有效救治后仍行动不便,遵医嘱可以回家或去养老院、敬老院等机构的患者。该卫生专线所使用的车辆是经专门设计改装的普通型救护车,车内也会配备专业固定与搬运设备、医用氧气与消毒设施等,以及至少3名经过专业培训并合格上岗的急救辅助人员。由此,上海市120正式将康复转运服务剥离,不再受理此类非紧急事件呼叫,使得急救资源得到更合理配置。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也尝试将非急救转运车辆社会化。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出资组建无锡市壹零零非急救转运有限公司,专门承运便民的非急救转运业务。除康复患者的转运外,其他不需要专业医疗护送的行动不便患者,若要看病就医,同样可以拨打当地专线电话“88266120”进行预约。

    李先生强调,将社会资源纳入急救体系的前提是需要有专业机构进行监管,具体包括车辆改装的专业指导及审验,急救辅助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以及纳入官方平台后的统一调配。说到底,“专车专用”与“增加数量”双管齐下,才有可能从根本上缓解急救资源紧张的问题。▲, 百拇医药(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