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3424
雷雨天“五避四忌”
http://www.100md.com 2021年7月20日 生命时报 2021.07.20
     雷电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伤害不可小觑,当电流通过水或其他介质进入人体,可引起全身或局部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心搏骤停和呼吸骤停,雨中防“电”已成为亟待关注的卫生健康话题。据报道,7月11日,印度拉贾斯坦邦、北方邦和中央邦至少有74人因雷电天气丧生。因此雷雨天气一定要做好“五避四忌”。

    雷雨天气要“五避”:避免雷电入“户”,勿敞开门窗;避免雷电入“器”,勿开启电器;避免雷电入“树”,勿在树、杆等下躲雨;避免雷电入“顶”,勿在山顶、楼顶等高处逗留;避免雷电入“墙”,勿触摸墙上避雷针等金属。

    闪电的电压很高,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1000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如果雷电触碰到人身上,轻者可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惊慌、四肢软弱和全身乏力,重者出现抽搐和休克,可伴有心律失常,并迅速转入“假死状态”,即心搏和呼吸处于极微弱状态,外表看来似乎已经处于死亡状态。遭受雷击伤者多数立即进入假死,应积极进行心肺复苏,甚至超长期复苏。下雨天往往伴随着雷电的发生,尤其是夏季雷电频发,应该注意避免引雷电上身。

    雷雨天用伞有“四忌”:忌选择金属把的雨伞;忌在电器设施下撑伞;忌高处使用雨伞;忌收纳雨伞时紧贴通电设备。

    “伞电”伤害主要是指因使用雨伞不当而触电导致的电击损伤。市面上销售的雨伞材质、颜色、功能各有不同,而有部分雨伞是金属把柄,还有的带有金属尖部,这都是促成“伞电”发生的危险隐患。当在雷雨天使用这种伞时,雨伞就变成了一根导雷针,很容易将雷电引至身上,发生电击伤害。因此要选用木质、化纤维、碳纤维等绝缘材料的伞骨,避免靠近电器设施等危险区域。▲, http://www.100md.com(王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