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7.20
编号:93428
治疗犬抚慰脆弱的心
http://www.100md.com 2021年7月20日 生命时报 2021.07.20
     听从指令性格友好 亲近病人促进交流

    治疗犬抚慰脆弱的心

    受访专家:PFH(治愈之爪行动)治疗犬公益项目发起人、宠物行为专家 吴 起

    本报特约记者 余 华

    如今,狗不仅是我们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成员,在“看病救人”方面也在大放异彩。今年9岁的治疗犬摩摩是一只拥有天使般笑容的萨摩耶犬,加入治疗犬行列已有3年时间,它用温暖和微笑抚慰了很多老人和儿童。摩摩的主人陈小姐告诉记者,有一次在养老院探访活动中,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奶奶平时连家人都不太认得出来,而且拒绝吃药、不肯睡觉,并伴有严重暴力倾向,喜欢吐口水,但一看到摩摩就特别开心,直呼它为“lucky(英文:幸运的)”,并轻轻用手抚摸,给它喂食。经过了解才知道,奶奶家里也有一只外型和摩摩相似的狗,老人虽然有时认不出女儿,却一直记得和宠物狗相处的愉快时光。在和摩摩接触后,奶奶像变了个人似的,讲卫生、爱跟大家交流,和其他老人也相处得更融洽了。看到这一切,陈小姐更觉得当初选择带摩摩加入治疗犬行列是件正确的事。
, 百拇医药
    摩摩之所以能成为一只治疗犬,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不得不提到它的老师——吴起。作为PFH(治愈之爪行动)治疗犬公益项目发起人、宠物行为专家,吴起是第一个将动物辅助治疗引入国内的人。吴起告诉记者,培训治疗犬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已有上百年历史,在国内起步只有9年时间。在古希腊,一些犬和马经过培训被用作情绪抚慰,战争期间,很多狗更是走马上任去抚慰具有战争创伤后遗症的士兵们。如今,因为犬类天生与人亲近,在全球范围内,治疗犬的培训和应用越发广泛。

    比如,患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老人和自闭症儿童,由于无法和他人正常交流,如果能让他们敞开心扉,多与外界交流,将对治疗疾病起到很大帮助。研究发现,这两类患者更愿意面对小动物,喜欢和它们交流、直视、抚触,此时如果有治疗犬的参与,就能让老人、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小动物身上,从而可以慢慢引导与人交流。除了治疗犬,一些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犬还可以从事其他服务。例如,患有抑郁症、焦虑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群,通常精神敏感度较高,服务犬会在人们的身边长期陪伴,有利于改善情绪、多走向户外、与人交流,提高他们重新回归家庭、社会的信心。
, 百拇医药
    在国外,一些服务性犬种,如导盲犬、搜救犬和缉毒犬等都是由专业机构培训,而治疗犬在欧美一部分由专业机构培训,一部分由民间志愿者以家庭形式培训。吴起表示:“我从2012年起进行治疗犬培训,刚开始全是自己招兵买马培训治疗犬,后来发现个人的力量有限,要培养出一只合格的治疗犬要花费至少一年时间,而且精力和经费都非常庞大。于是我们保留了一部分人力用在治疗犬的训练,把更多力量投入到培养家庭宠物公益志愿者中,我们分享知识,让志愿者可以培养他们的狗狗一起参与到治疗犬项目中。我们对能成为治疗犬的狗有严格筛选标准,首先家长要报名参加线上考试,测试狗的服从性和社会化,以及是否能达到一定的基础要求,线上测评通过率约为10%~20%;通过线上考试的狗将面对线下测试。线下测试分为A/B卷考评,A卷主要是服从性和社交能力,比如听从指令,如果命令坐下3次还不能完成指令,该项目就不及格;B卷则是考察社会化和敏感度,会测试狗被触碰身体后的反应,以及突然受到惊吓会不会有攻击性,一般线下测试通过率为10%~20%。可见,能入选的都是百里挑一。成为实习治疗犬后,实习满5次且表现良好的狗才能成为正式治疗犬。通常在志愿服务中,我们会让实习治疗犬先为难度较低的对象服务,如有轻微认知障碍的老人,然后慢慢转为难度较高的,如精神障碍群体和自闭症儿童,让志愿者和狗狗都有一个适应过程。”

    对于这些任劳任怨为人类服务的好伙伴,吴起表示,目前正在筹建“治愈银行”,希望能给予治疗犬更好的福利,比如服务到一定次数可以获得宠物食品、用品等奖励;对于年纪较大、退役的治疗犬,机构则会与一些医疗服务单位合作,家长只需花极低的费用就能给狗狗看病。▲, 百拇医药(虞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