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8.24
编号:94963
最早的整形手术在古印度
http://www.100md.com 2021年8月24日 生命时报 2021.08.24
     最早的整形手术在古印度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殷钰\u5586 □医学人文学院 谷晓阳

    整形外科并不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产物,古代社会的战俘或罪犯有时会被割掉鼻子作为惩罚,但如果生活在印度,就可能拥有借助当时最先进的鼻重塑术修复面容的机会。在古印度,面部毁容被用于惩罚战俘、叛变的男人或通奸的女人,偶尔也被作为一种“仁慈的选择”来代替死刑。此外,那些生活在和平、安详环境里的人也常做整形手术,比如为了避邪,古印度人喜欢在耳垂上挂又大又重的耳饰,因此很容易造成耳垂损伤。这样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形外科的发展,使古印度成为整形外科的先驱。

    公元前2500~3000年的古埃及医学文献《艾德温·史密斯纸草》中记载了面部外科手术,并详细描述了如何重塑破损的鼻部。而在公元前约7世纪,古印度的外科医生在施行手术时,发明了使用脸颊上的皮肤来重塑鼻部的方法。
, http://www.100md.com
    手术时,医生会用一片长而宽的“蔓藤叶子”作为模板,来测量患者鼻部需要被覆盖部分的大小,术前用酒来减轻疼痛,或用燃烧的印度大麻进行麻醉,然后从脸颊或额头上切下一块同样大小的皮肤;被切下的皮肤会被迅速地贴在鼻子损伤的部位,并在尽量美观的条件下,将绷带覆盖在创面上。但这块皮肤并没有被完全切断,而是作为“带蒂皮瓣”,一端依然连接于原有部位,游离的部分则被缝合在缺损处。这种方法保留了皮肤原有的血管和皮下脂肪,使结合处更容易生长和愈合,是整个手术最精妙之处。随后,医生会用两根小管子(通常是芦苇或蓖麻的茎)插入鼻孔使呼吸畅通。最后在伤口上撒上药粉,用棉花覆盖,再涂抹干净的芝麻油。当移植的皮肤在新的部位生长愈合,逐渐建立起新的供血后,就可以切断与原来部位连接的地方,鼻重塑术也就完成了。“带蒂皮瓣移植”方法不仅适用于鼻部重塑,也被用于其他部位的整容和损伤组织修复等,通过传承和改良,已成为现代整形外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发明鼻重塑术的医生就是被印度人称为“外科学之父”的妙闻,他生活在公元前约6世纪,其创作的《妙闻集》中有世界上最早的前额皮瓣鼻整形术记录,还涵盖了1100多种疾病的病因学、约650种草药的功效记录和约300种外科手术的操作说明,其中许多手术都很难,比如白内障摘除术、扁桃体切除术、膀胱结石切除术、腹部和小肠修补术、截肢手术和剖宫产手术等。妙闻还强调了消毒的重要性,他提出手术前应对病房进行熏蒸以使其保持干净,并应采取措施保持医生与器械的整洁。此外,古印度的外科医生们还有许多巧妙的治疗方法,比如用烧红的铁或腐蚀剂治疗出血和药物治疗无效的疾病;用可以识别“坏血”和健康血液的水蛭进行放血;大黑蚂蚁强壮的下颚则可以作为伤口夹。
, 百拇医药
    我国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过一首题为《赠婆门僧人》的诗:“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说的是一种印度治疗白内障的眼科手术“金针拨障术”,在唐代已相当流行。王焘的《外台秘要》和孙思邈的《千金翼方》等多部传统医书均提及了许多随佛教传来的印度医术,经过不断地改良和创新,已融合进我国传统医学。

    古印度外科学在欧洲的传播则历经了几百年。《妙闻集》在公元8世纪左右被翻译成阿拉伯语,可能在文艺复兴之前就传到了欧洲。16世纪,一位名叫加斯帕雷·塔利亚科佐的意大利外科医生在论文中记述了一种改进的鼻部重塑术,通过移植手臂上的皮肤来重建鼻子,呼应了古印度“带蒂皮瓣移植”的思路。1793年,两名英国外科医生在第三次盎格鲁-迈索尔战争中,观察到被苏丹俘虏的一名车夫身上进行的鼻整形术,次年该手术在伦敦《绅士杂志》上被报道。一位名叫约瑟夫·康斯坦丁·卡普的英国外科医生读到这个手术后,在尸体上进行练习,1814年在一名患者身上成功实施,随后他开始在欧洲推广,19世纪30年代时已传到美国。由此可见,直至19世纪,印度的前额皮瓣鼻整形术依然被广泛使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