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2.01.04
编号:96802
新年,定个能实现的目标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月4日 生命时报 2022.01.04
     新年,定个能实现的目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赖巧珍

    编者的话:新年伊始,想起去年初自己信誓旦旦立下的目标,没完成多少,陷入“新年决心效应”。新的一年如何打破这个怪圈,完成一年之计?本期我们邀请心理学者为您支支招。

    有始无终须摆脱

    “今年减重20斤”,掉了5斤肉后说“歇会儿”,就再也没运动了;“今年要把这个课程学完”,被繁忙的工作打断后也就难以重新拿起书来;“今年要读完30本书”,轻而易举地被综艺、电视剧、短视频吸引了注意力……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年初信誓旦旦、热情高涨,随着时间流逝不断衰退的经历,心理学家称之为 “新年决心效应”。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环球网一项涉及2882人关于年初目标实现情况的网络调查显示,只有8.95%的人称“完成了年初目标”,高达67.7%的人希望“来年再战”。可见,有始无终是人生的常态。然而,回首往事,多少事想做未做;瞻望前程,又有多少事准备做。个人的突破与转变,需要持之以恒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想成为了不一样的自己,不留下遗憾,就需彻底摆脱了“新年决心效应”。新的一年,需要自律起来。▲
, 百拇医药
    拖着不干

    有原因

    为啥大多数人都只能开个头,却坚持不到目标完成?诸多研究发现,这是因为我们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影响因素,导致面对长远且艰难的目标时,选择拖延。这些因素包括:

    1.情绪不佳。“我现在没有心情做这件事。”这句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情绪会严重影响行动意愿。相关研究证实,情绪稳定性与拖延呈负相关,越容易受情绪影响的人,越可能拖延。焦虑与抑郁是与拖延最为相关的两类情绪。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心理学专家认为,“有一件重要任务在等着我去完成”这个想法很容易让人焦虑,而想象任务结束后可能得到负面结果,也会让人紧张不安,因此会通过回避、否认或转移注意力来逃避这种焦虑,最终难以坚持下去。

    2.害怕失败。“等我状态好的时候就开始。”人会因为害怕失败或害怕承认弱点而拖延。实现目标的过程总会遇到困难,如果卡在某个阶段,又怕接踵而至的失败,可能就会放弃。比如有的人减重到了平台期再也瘦不下去了,就感到绝望;学习新知识有些难点吸收不了,就慢慢放下;运动感觉跟不上别人,也就不坚持锻炼了,于是总是说“等我准备好了再……”,其实根源都在于不想面对失败。
, http://www.100md.com
    3.追求刺激。“最后一刻我再冲刺。”这种拖延比较少见,但确实有这样的人,叫“唤起型拖延”。他们非常享受时间紧迫带来的兴奋,并且在紧张与兴奋中激发更高的效率,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比如有些成绩好的学生,会在临考前通宵备战;有些白领喜欢把工作都压在下班前一口气完成。这也许对实现短期目标影响不大,但是月目标、年目标,可能就难以步步为营了。

    4.只看眼前。“我先玩一会再做。”享受是一时的,行动有长期利益。我们都懂这个道理,但总是会做错“及时享乐还是延迟满足”这道选择题。心理学家认为,这与我们缺乏对未来的现实感有关,即人们对于“未来的自己”无法有足够的理解力和同理心,比起一个月后、一年后因任务无法完成而痛苦,我们更在乎“现在想放松”的心情,因此会为了当下快乐牺牲长远利益。所以实现目标,确实是一个与自身劣根性作斗争的过程。

    5.任务太难。“年初定目标的时候高估了自己。”相信每个人在新年伊始都踌躇满志,觉得一年后的自己肯定要上一个台阶,或至少有某种深刻的改变。但事实是,我们一年里能发生的变化并不会太多。年初我们会存在“乐观偏见”,大脑过于兴奋,精力非常充沛,对未来的想象又过于理想化,低估了自己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和精力。然后就会导致“规划谬误”,即不符合实际地把任务定得太多,没有弹性时间;或把目标定太高,达不到时容易一下子崩盘;又或是把目标定得太模糊,没有可行性。▲
, 百拇医药
    制定目标要合理

    那么,怎样定目标更有利于任务实现呢?不妨跟着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SMART原则”来制订新一年计划。

    1.具体。越精确越好执行。例如,不要仅仅定下“今年要多读书”的目标,而应给出数据、方法、步骤等,如“今年至少要读10本书,包括文学类、哲学类,每周至少阅读3小时”。定目标时越具体,你对全局的把握就更好,对一年中要面对的问题更清晰,也让目标更合理。

    2.可衡量。有个跳高实验探讨了目标详细程度与成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那些被教练指出“按你们的条件,能够跳过1.2米”的学员,比只接收教练“你们可以跳得更高”激励的学员,成绩显著更优,几乎都跳过了1.2米。所以,目标里一定要有数字。不能设置抽象的目标,否则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可以实现。

    3.可实现。定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过高会让人有巨大的心理压力,难度、心情直接影响执行力,如果达不到还容易气馁,没过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而目标太低会导致兴致不高,慢慢变成无聊的重复,不停做没有挑战的事也难以有真正的成长和改变。
, 百拇医药
    4.要相关。这是指,一年的目标最好与集体目标、个人其他方面的目标如身份、发展需求等相关,这样才能让目标有实际意义。例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你的目标却是完成5个社团工作,不但会耽误学习,而且会因此两头不到岸,都做不好。所以目标最好不要是“神来之笔”“一时兴起”,而要和自己的发展、兴趣、人际等相关,否则热情很容易熄灭。

    5.有时限性。即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可以将目标的总时间划分为若干个细小单位,比如为期一年的长远目标,可细分至四个季度目标,之后再以月、周、日细化。这样能督促我们按照定好的时间节点去推进工作,监督进程,及时调整、修订等。▲

    行动起来是关键

    定目标只是第一步,没有行动的话,目标定得再好也是纸上谈兵。如何能日复一日地坚持在路上,不被上文提到的诸多因素干扰,也是个大问题。

    美国斯坦福大学布莱恩·福格教授曾提出一个“行为=动机+能力+触发”模型,他认为,我们对上瘾的事情一点也不会拖延,就在于动机很强烈,完成任务又毫不费力,触发的机会特别多、特别快。据此,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行动方式。
, 百拇医药
    第一,在动机上,把那些清单上的待办事项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建立起关系。比如找出一件自己最近一直拖延的事,想想当初为什么要计划做这件事,再一次直观地感受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尽量把这件事和个人收益关联起来。比如有一位考托福的考生,就把背会一个单词当作挣到十元来换算,成功激发了他背诵单词的热情。

    第二,在能力上,学会把工作变简单。最好的方式就是拆分任务:把大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小任务,这样能降低整体任务的难度。比如,一下子瘦20斤很难,但上一次跑步机跑个半小时并不难。而每完成一件这样的小任务,都会带给你信心和能量,让你更愿意把剩下的任务完成。“日拱一卒”总比“毕其功于一役”来得更容易。

    第三,在触发上,创造随时进入状态的环境。例如,将学习计划和任务清单放在明显的位置,将分心的事物和手机放到看不见的地方。也可以绑定一个具有仪式感的触发机关,比如有位老人为了学习舞蹈,每次都会打车去舞蹈教室,让自己觉得既然花了这么多钱在路上,那就要对得起每一节课。而推动行动的最好方式,就是给自己随时找到出发的那个“扳机”,比如面对一个杂乱无比的家,你只要打扫干净一个茶几,就可能会打扫整个屋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