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癌
编号:96858
我国七成新发胃癌幽螺阳性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月7日 生命时报 2022.01.07
     《柳叶刀》杂志刊文指出

    我国七成新发胃癌幽螺阳性

    受访专家: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王居峰

    本报记者 雷 妍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021年底,《柳叶刀》杂志发文指出,2020年全球胃癌确诊数超过100万例,中国为47.8万,确诊数约为全球一半。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最显著和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我国约34万新发胃癌与此相关。

    上述研究由牛津大学科学家主持。研究人员从中国五个城市和五个农村收集了2004~2008年51.2万成年人数据,年龄在30~79岁,在2017年,共3464人确诊胃癌。计算得知,非贲门胃癌发病率约为57.6人/10万,而贲门胃癌约为10.5人/10万,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倍。在非贲门胃癌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阳性率为 94.4%,在贲门胃癌中为92.2%。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使得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高6倍、贲门胃癌风险高3倍。此风险是过去中国报告值的2倍。进一步估计显示,中国每年超80%的非贲门胃癌及超60%的贲门胃癌发病可归因于幽门螺杆菌。为此,研究者建议,应将基于人群的幽门螺旋杆菌大规模筛查和根除,作为预防胃癌的关键策略。
, 百拇医药
    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居峰介绍,幽门螺杆菌是一个常见的胃部细菌。根据国际权威期刊《肠胃》新近发布的《中国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控制与管理共识报告(2021年版)》(以下简称《共识》),我国约40%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尽管较20年前有所下降,但从近期的家庭流调数据来看,有约64%的家庭至少有一位家庭成员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会造成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患有溃疡后,会造成胃黏膜反复的炎症,引起后续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病变,会导致胃癌的发生。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胃癌的几率要比未感染者高3~10倍。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生物致癌因子。

    “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但是并不代表,感染了或胃内携带有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导致胃癌。”王居峰说,幽门螺杆菌往往是在胃癌癌变的初期起到一个助推作用,而防治胃癌的最佳时期也是在胃癌癌变的第一阶段,这样能够有效阻止不可逆转性癌前病变的发生,提高预防胃癌的效率。
, 百拇医药
    事实上,胃癌发生与基因、环境、饮食习惯,与相关的一些癌前病变等,都有一定的关系。王居峰说,对于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情况,如果没有症状,大部分人是可以长期观察不予治疗的。但以下四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1.有消化性溃疡症状的病人,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在上班族中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与饮食相关。

    2.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胃黏膜糜烂等癌前病变的病人,需要治疗。

    3.家族中有胃癌患者,如父母或曾祖父、曾祖母等人中,若有人患有胃癌,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需要进行治疗。

    4.胃黏膜相关淋巴瘤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容易加重肿瘤的病情,对此也需要进行及时治疗。

    王居峰表示,通过规范的根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治愈。但如果日常不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如注意饭前便后洗手、每天早晚刷牙、生食果蔬要清洗干净等,仍可再次感染。已有家庭成员明确诊断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应实行分餐,并定期给碗筷高温消毒。其他成员的阳性率也会增加,应定期检查,及早防治。家庭聚餐或集体用餐时,最好使用公筷夹菜。家中有婴幼儿的,千万不要用嘴去触碰婴儿奶嘴及各种食物。

    根据最新发布的《共识》,当前我国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管理,主要采取的是针对个人的“检测和治疗”策略和“筛查和治疗”策略。家庭成员间感染传播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随着我国 “两孩”“三孩”鼓励政策的出台,专家呼吁,更应该引起对幽门螺旋杆菌家庭防控的重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