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2.02.25
编号:95348
互联网医院还需加把劲
http://www.100md.com 2022年2月25日 生命时报 2022.02.25
     受访专家: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 卢清君

    本报记者 张 芳

    新年初始,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互联网医院发展,推广健康咨询、在线问诊、远程会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卢清君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发展“互联网+医疗”,既是为了便民惠民,也是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但必须承认的是,目前还有很多瓶颈亟待突破。

    很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在线医疗网民规模达2.39亿人,互联网就医需求不断增长。一些人开始尝试在互联网医院平台复诊、开药,免除了奔波医院的辛苦;越来越多患者从远程医疗中受益,在基层医院享受大专家的诊疗服务。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为例,2021年在线咨询量达175万人次。虽然这与医院的线下就诊量差距很大,但卢清君说,互联网医院的定位并不是为了解决就诊刚需,而是希望在两方面有所推进和改善:一是便民惠民,让患者就诊体验更好;二是助力分级诊疗,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再分配。
, 百拇医药
    受益于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诊疗已成为一种全新的诊疗模式,并将过去很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以5G技术为例,过去传输一套1G的影像图片可能要1个小时,现在只需3~10秒,且影像质量大幅提升,高清的4K分辨率图片足以用于诊断。远程医疗中,这种飞跃将会给患者带来巨大好处。比如,一些疾病需要在术中对切除的病变组织进行快速病理诊断,以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但如果基层医院没有很好的病理科医生,难以快速诊断,就无法开展此类手术。5G技术应用后,大医院的病理科医生可以同步共享病理切片图像,并在30分钟内做出诊断,问题便迎刃而解。

    平台成熟度有待提高

    借着国家政策的东风,互联网医院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发布的《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已建互联网医院1004家,较2019年增加了近500家。不过,其发展瓶颈也伴随着医院数量的猛增渐渐暴露出来,体现为患者网上就诊意愿不足、医生出诊积极性较差。
, http://www.100md.com
    平台成熟度不够。患者的就诊信息,既存在跨医院、跨区域互通共享的障碍,又面临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卢清君说,线下医院转诊时,只要将影像片子、检查报告等随身携带即可,但在互联网医院,个人病历及检查资料进行跨医院甚至跨省市授权,会麻烦许多;上传的患者个人隐私若遭遇泄露,带来的潜在危害也会很大。此外,很多互联网医院受限于信息化水平,医患使用体验不佳,就诊平台的操作便捷性、功能完备性等有待提升。

    诊疗定价难统一。2021年,国家医保局出台指导意见,为互联网诊疗的定价指明了参照标准,但各地在具体实施上,仍然比较混乱。比如,大医院专家通过远程门诊接诊基层医院的患者,到底应当收费多少?有些地方定价为50元,有些地方的复诊费仅为6元。与此同时,在某些第三方商业平台上,大城市三甲医院专家的电话问诊定价可以达到15分钟500元。卢清君认为,虽然两者性质不同,前者是公立医院非营利机构的指导定价,后者属于营利性机构的商业行为,但过低的诊疗费必然会影响公立医院医生的出诊积极性。反之,少部分地区定价过高,则会使患者望而却步。
, 百拇医药
    跨区域报销困难。互联网+医疗的支付费用是否能够医保报销,是影响患者就医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部分省市已出台政策,如安徽省、甘肃省银川市等都规定在本统筹区内进行网上诊疗,可以按照当地医保规定支付报销,但也有省市还没有相关政策落地,若要跨统筹区进行网上远程诊疗,更无法享受医保报销。

    创出口碑,赢得患者信赖

    虽然面临诸多挑战,卢清君却笑着说,我国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已经是“超速发展”了。1998年,远程医疗首次进入中国,但受制于数字化及信息传输水平不足,此后十多年一直未有大发展,直到2012年电子病历及互联网等逐渐普及,2014年出台规范性指导文件,互联网+医疗才开始集中爆发。特别是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医疗进入高速发展期,如今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面对发展瓶颈,卢清君认为,可以从完善法规和开拓新技术应用两方面寻求突破。比如,在解决患者信息共享和安全保障问题上,区块链技术就可以发挥作用,保证其存储数据的“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等特性,只要善加使用,便能达到“在获得患者授权后,指定机构才可以跨区域调取数据”的目的。
, 百拇医药
    卢清君强调,互联网医院必须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因为实施诊病行为必须是有资质的专业医师,而管理工作本质上也依旧需要遵循正规医院的管理原则。正因如此,互联网医院已经成为很多三甲医院的标配。其构建起的跨区域、跨层级的远程医疗网络,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医疗资源的不平衡、不充足问题,但无疑是盘活原有资源的有效手段之一: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水平、赢得更多信任,可以将常见病、多发病、慢病的诊疗、复诊,以及康复患者留在基层;三甲医院则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诊治急危重症和复杂性疾病、发展重点专科、推动医学进步等。这种改变刚好契合了国务院《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要求,构建了新体系、提升了新效能、激活了新动力,因而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互联网医院的推广发展,需要依靠患者使用后的口碑相传;而赢得患者信赖的前提是,我们先做好体系建设。”卢清君表示,他对此抱有信心。▲, 百拇医药(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