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让我尝到甜头
对老人而言,中、短途旅游比较合适,因为万一病了,一日之内便能返回。
我住上海,退休后的十余年内每年春秋季都去旅游,而且多是独自旅游,约七、八次。去处为苏、浙、皖三省,偶而到达鲁、闽、赣。因为积累一些旅游经验,不怕只身外出。独自旅游的最大好处是自由自在。我几乎跑遍了浙江省(报载,全国景点最多的省为浙江省),只剩泰顺、苍南、昌化等几处未到;江苏省大部分都去过,像有名的水乡周庄、同里、西塘、牛家角、黎里等镇都去过几次。
旅游,有人偏爱山水,有人偏爱历史人文,年轻时我偏爱前者,及老,则转向后者,这跟体力情况有关。我认为旅游途中应“目中有人”——多跟人交流。例如我去江西婺源,参观延村的古民居时进入老屋,主动与屋主人聊聊,他们多很热情,会端茶摆凳,既能小憩,又获不少当地风习方面知识。由于我常写美食,对各地菜点兴趣浓厚,当我在延村老屋间穿行时,瞥见一妇女手持广口瓶在制酸豇豆,我向她讨教制作方法;在婺源北面一古镇(清华镇)时,我在街头菜场上见到荷包红鲤鱼,这么名贵的鱼才5元一斤,我买了一条让一家小饭店清蒸。
旅游,就得步行,这能使腰腿肌肉变得结实,会促进新陈代谢,使心肺强健,还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降低血压、血脂,减轻体重,不易感冒。旅游前血压偏高者经过旅游,会趋于正常。对我来说,由于每次感冒都服克感敏,以致有了赖药性。这一来,稍遇风寒,便感冒。奇怪的是,旅游中出一身汗,接着又被风吹得发冷,要是在上海,必定感冒。但旅游中却不用服药——抵抗力增强了,按中医说法,气血调和时外邪不易侵入。
经常活动者冠心病患病率比从事脑力劳动者低,且发病年龄也较迟,这是血中胆固醇水平降低了,血脂代谢改善了,防止它们在血管壁上沉积而形成血管硬化。
在家,由于写作,用脑较-多,外出后可避免用脑过度,避免精神刺激与烦恼,对入眠大有帮助。一般,路途劳累,晚间一上床便睡着了,这等于在吃补药。在家,睡眠质量总不理想,也就是睡得浅。
因为爬山涉水,消化得快,一到用饭时间,就急于找饭店,食欲比在家时旺盛多了,且吃啥都香。每回旅游,每日的排便量减少,说明消化吸收很好。
我中年时患气管炎,咳嗽引起肺气肿,轻度。到了老年,登楼至3层,得歇一下;跑步,只能慢跑,快了,一会儿就气喘不已。5年前,我70岁,与朋友们去浙江浦江北边的仙华山,我以为无法登顶,可坚持慢登多歇,终于登了上去!回来后,去拜访一位住在8层的同事,竟一口气到达。这说明患肺气肿后应多运动,以加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我有痔疾,由于旅游到一地,光是找旅馆就要走不少路,一天的步行量很大,浑身血液通畅,自觉痔核缩小,大便也爽快多了。 ‘旅游当然是愉快的:我去浙江兰溪的诸葛村,先在巷子里转悠;接着去池边茶馆聊天;然后去这家卖孔明锁(一种木制智力玩具)的屋内看店主做锁;中午去农家饭店吃一顿很有乡土特色的饭菜……这半天生活既充实又开心。愉快的心情能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使神经系统得到“修复”。何况外边、的空气新鲜,连喝的水也净洁得多。
印尼西爪哇有位叫萨丹尼的老和尚,他寿过125岁,仍谈吐清晰,听觉灵敏,且牙齿齐全。长寿的秘诀何在?原来他酷爱旅游:每次外出,都以步行为主。“人老先老脚”,如能有效地推迟下肢衰老,必能延缓身体衰老。运动生理学家认为,每周步行30~40英里的人,死于心脏病的概率降为50%以下;每周做3次45分钟步行运动,可防骨质多孔化。步行可改善心脏冠状动脉阻塞的状况。长期坚持步行的老人,不仅腿脚利索,体形也偏于清瘦,消化系统、呼吸和循环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旅游前,我的包内总备好几小瓶药,可是路上极少生病,这些药只落得个“备而不用”的下场。, 百拇医药(白忠懋)
我住上海,退休后的十余年内每年春秋季都去旅游,而且多是独自旅游,约七、八次。去处为苏、浙、皖三省,偶而到达鲁、闽、赣。因为积累一些旅游经验,不怕只身外出。独自旅游的最大好处是自由自在。我几乎跑遍了浙江省(报载,全国景点最多的省为浙江省),只剩泰顺、苍南、昌化等几处未到;江苏省大部分都去过,像有名的水乡周庄、同里、西塘、牛家角、黎里等镇都去过几次。
旅游,有人偏爱山水,有人偏爱历史人文,年轻时我偏爱前者,及老,则转向后者,这跟体力情况有关。我认为旅游途中应“目中有人”——多跟人交流。例如我去江西婺源,参观延村的古民居时进入老屋,主动与屋主人聊聊,他们多很热情,会端茶摆凳,既能小憩,又获不少当地风习方面知识。由于我常写美食,对各地菜点兴趣浓厚,当我在延村老屋间穿行时,瞥见一妇女手持广口瓶在制酸豇豆,我向她讨教制作方法;在婺源北面一古镇(清华镇)时,我在街头菜场上见到荷包红鲤鱼,这么名贵的鱼才5元一斤,我买了一条让一家小饭店清蒸。
旅游,就得步行,这能使腰腿肌肉变得结实,会促进新陈代谢,使心肺强健,还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降低血压、血脂,减轻体重,不易感冒。旅游前血压偏高者经过旅游,会趋于正常。对我来说,由于每次感冒都服克感敏,以致有了赖药性。这一来,稍遇风寒,便感冒。奇怪的是,旅游中出一身汗,接着又被风吹得发冷,要是在上海,必定感冒。但旅游中却不用服药——抵抗力增强了,按中医说法,气血调和时外邪不易侵入。
经常活动者冠心病患病率比从事脑力劳动者低,且发病年龄也较迟,这是血中胆固醇水平降低了,血脂代谢改善了,防止它们在血管壁上沉积而形成血管硬化。
在家,由于写作,用脑较-多,外出后可避免用脑过度,避免精神刺激与烦恼,对入眠大有帮助。一般,路途劳累,晚间一上床便睡着了,这等于在吃补药。在家,睡眠质量总不理想,也就是睡得浅。
因为爬山涉水,消化得快,一到用饭时间,就急于找饭店,食欲比在家时旺盛多了,且吃啥都香。每回旅游,每日的排便量减少,说明消化吸收很好。
我中年时患气管炎,咳嗽引起肺气肿,轻度。到了老年,登楼至3层,得歇一下;跑步,只能慢跑,快了,一会儿就气喘不已。5年前,我70岁,与朋友们去浙江浦江北边的仙华山,我以为无法登顶,可坚持慢登多歇,终于登了上去!回来后,去拜访一位住在8层的同事,竟一口气到达。这说明患肺气肿后应多运动,以加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我有痔疾,由于旅游到一地,光是找旅馆就要走不少路,一天的步行量很大,浑身血液通畅,自觉痔核缩小,大便也爽快多了。 ‘旅游当然是愉快的:我去浙江兰溪的诸葛村,先在巷子里转悠;接着去池边茶馆聊天;然后去这家卖孔明锁(一种木制智力玩具)的屋内看店主做锁;中午去农家饭店吃一顿很有乡土特色的饭菜……这半天生活既充实又开心。愉快的心情能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使神经系统得到“修复”。何况外边、的空气新鲜,连喝的水也净洁得多。
印尼西爪哇有位叫萨丹尼的老和尚,他寿过125岁,仍谈吐清晰,听觉灵敏,且牙齿齐全。长寿的秘诀何在?原来他酷爱旅游:每次外出,都以步行为主。“人老先老脚”,如能有效地推迟下肢衰老,必能延缓身体衰老。运动生理学家认为,每周步行30~40英里的人,死于心脏病的概率降为50%以下;每周做3次45分钟步行运动,可防骨质多孔化。步行可改善心脏冠状动脉阻塞的状况。长期坚持步行的老人,不仅腿脚利索,体形也偏于清瘦,消化系统、呼吸和循环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旅游前,我的包内总备好几小瓶药,可是路上极少生病,这些药只落得个“备而不用”的下场。, 百拇医药(白忠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