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04年第10期
编号:11104001
百岁“嫂子”善良长寿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1日 《科学养生》 2004年第10期
     2004年3月28日,哈尔滨市宾县三宝乡前徐屯格外热闹,全村人在给一位102岁的老人姜德丽过生日,三宝乡党委书记还代表全乡人给老人送来生日蛋糕。姜德丽老人在50多个儿孙和儿孙媳妇们的簇拥下,乐悠悠地坐在院中,接受大家的祝福。一片掌声之后,老人又唱起电视剧《赵尚志》插曲《嫂子颂》:“嫂子借你一双大脚,把鬼子彻底埋葬……”,虽然旋律不准,老人的激情思绪,感人至深……

    姜德丽17岁嫁给宾县三宝乡前徐屯的丁永奎,在前徐屯一住就是84年。丁永奎是农会干部;秘密支持抗联。赵尚志的骑兵队经常到前徐屯,一到屯里,其他人分别住进老乡家,丁永奎就把赵尚志拉到他家来住。

    赵尚志爱吃姜德丽做的捞小米饭,辣椒酱。赵尚志一来,姜德丽就想法子弄到小米和辣椒。每当赵尚志吃完饭,他都要对姜德丽说,谢谢嫂子!

    赵尚志比姜德丽小几岁,姜德丽亲切地叫他“大兄弟”。
, 百拇医药
    赵尚志于1942年牺牲,过了一年,姜德丽才听说,她痛哭好几次。

    姜德丽百岁人生,经历几朝几代和人世沧桑,都没改变她勤劳刻苦,善良随和的性格。老人活得十分简单,这辈子没有为富贵激动,也没有为贫穷焦急,没有什么期望,也没有什么失望。她至今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其实,没文化不等于愚昧,不认字不等于平庸。 丈夫丁永奎也老实厚道,虽然以前当过农会干部,由于没有文化,解放后,一直当农民,辛辛苦苦一辈子,人生之路走了81年,就永远离开了她。 满堂儿孙都来关照姜德丽,55岁的小儿子丁万林,把老妈妈抢到自己这住,让老妈妈过个幸福晚年。 有人问姜德丽老人,什么叫幸福,她笑着说,天天看见孩子无灾无难,天天能干点活,这就是幸福。 大女儿70岁病逝,姜德丽老人亲自为女儿送葬。她对76岁的大姑爷王义太说,人总是要死的,活着就不要伤心,你可要好好保重呵! 姜德丽老人特别注意保重自己,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清晨,阳光初露,她都要自己一人到屯外走走,到树林转转,风雪无阻。她说,多吸点好空气,这就是享受,不要钱,花钱也买不到的营养。这种习惯,她一直坚持七十多年,由此可见,长寿在于勤奋。她却说,长寿不光是勤快,要想长寿还得不怕死,怕死的人没有长寿的,一遇到大病小灾,就先怕死,这咋能长寿。
, 百拇医药
    98岁那年,姜德丽老人才开始拄棍儿溜达,每天早晨走五六里地,有时还能走10多里,家里人怕她走丢,经常去找她,她说,没事,这地方熟,闭着眼睛都能记住,丢不了。有时,村里人见她,让她上自行车,或坐拖拉机,她不坐,非要一个人走回家。 在家里,姜德丽老人也闲不住,不是帮儿媳妇打扫屋子,就是帮孙媳妇做饭。

    秋天,姜德丽老人经常去地里捡粮食。99岁那年,她从地里捡回50多斤粮食,老儿媳妇姚淑云对她说,现在是好年头,咱家有的是粮食,您这么大年岁,就别去捡了。老人说,捡一点,就是得一点,赵尚志打日本鬼子那阵,吃糠咽菜,啃树皮嚼草根,见着点粮食都成宝了,过上好日子,可别忘那苦日子呵。她让孙子把粮食磨成米面,给她做饭吃,她说这50斤粮食,够她吃好几个月。她这种勤俭节约的品质,也传给后代,使他们也养成这一好习惯。

    姜德丽老人行善,远近闻名,屯子里的人家,有什么大事小情,都忘不了她老人家,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她都要亲临现场,甚至谁家两口子闹意见吵仗,她也去劝解,她的话最灵,劝谁谁听,因为她是全屯、全乡乃至全县年岁最大的老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大家都这么说。
, 百拇医药
    姜德丽老人不抽烟不喝酒,喜爱吃油炸食品和鸡大腿,水果蔬菜最喜欢吃柿子和山楂。过穷日子时,她馋这些东西,如今日子富裕,她天天吃不完。她有个好胃口,消化也好,60岁以后,满口牙掉光,换上假牙。几十年来,假牙换过好几次,这都没影响她吃东西。

    姜德丽老人100岁的时候,见屯里组织秧歌队,小孙子媳妇去参加,她坐不住了,也拄着棍儿跟在秧歌队后扭。小孙子媳妇见奶奶喜欢扭秧歌,也给她置办一套秧歌服。老人穿上秧歌服,在大秧歌队里扭来扭去,逗得人们前仰后合。看她那敏捷的身子和天真的憨笑,谁能相信这是百岁老人呢!她扭着跳着,仿佛她看到的不是残年暮景,而是一下子倒退80年,身临年轻时的梦境之中,一天到晚充满着天真烂漫的青春活力……

    102岁生日这天,三宝乡领导举杯,祝福姜德丽老人健康长寿,姜德丽老人笑着说:“借你们的吉言,俺还想活10年,俺要再看看这人间的大变化。”, 百拇医药(关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