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10年第9期
编号:11982085
善意“哄骗”的暗示疗法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科学养生》 2010年第9期
     现代心理学证明,利用语言,实物、文字等手段或其他一些模拟方法,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给病人的大脑以良性的刺激,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不使用任何药物的治疗法,在医学上称为“心理暗示疗法”或“心理干预疗法”。

    人有思维,可以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物,所看到的、读到的文字,所听到的言词,进行思考、综合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人的这些思维活动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的一种表现。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把它称为人脑的第二信号系统。而动物只能对周围事物作出本能的反应,但不能进行思维,因此,动物只具备第一信号系统。通过言词,病人接受医护人员的暗示性刺激,可以在人脑中产生兴奋灶,这种兴奋的脑神经活动,能够起到直接调节身体各部分正常的生理活动,也可以导致发生疾病的各种不正常的病理过程。因此,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愈,与语言的暗示和刺激有着密切的关系。恶性的语言刺激,给健康人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可使已有的疾病更加恶化,或发生新的疾病,良性的语言暗示,可以使疾病趋于好转。在临床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求助于医生的病人,如果医生的言语粗暴,工作粗枝大叶,轻易地做出“癌症”的诊断,这位健康人就可能日夜奔波于医院,成了“恐癌症”的新患者,这就是医学上所谓“医源性疾病”,是医者不当的举止言词,暗示病人所带来的恶果。
, 百拇医药
    人体内各种代谢的调节和平衡是相当复杂的,它离不开人脑的参与,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又离不开周围环境对它的影响。在实验室里,反复给一个人喝大量糖水,经检验可以发现受试者的血糖升高,出现尿糖,同时尿量增加。如果让受试者处于催眠状态,这时不给糖水,只用语言暗示,告诉受试者,你已喝了大量糖水,结果同样会出现血糖升高、尿糖及尿量增多等现象。这个例子说明,语言暗示可以给人脑以兴奋的刺激,虽然受试者未喝糖水,但人脑还是参与了人体内糖的代谢活动。

    有的人脸上长了扁平瘊,有威信的医生只要给他一些用“淀粉”配制的“新药”,一两个月后,瘊子就会脱落。据观察,大约有30%~40%的病人,可以用这种方法治愈。为什么不用药物就能治好瘊子呢?现代医学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这是人体免疫功能在起作用。因为医生对病人的大脑进行“暗示”时,可使人体产生“免疫兴奋”,因而使病人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以及干扰素、疣赘的特异抗体等相继产生,从而抑制了疣赘病毒的繁殖,破坏了疣组织,而使疣赘脱落。

, 百拇医药     也有些学者认为,暗示是一种活力,它可以通过大脑皮质的活动,动员身体的各部分对病毒加以抑制,如改变皮肤的酸碱度、干湿度、温度和局部供血量等因素,使各种因素均不利于疣赘的生长,疣赘也就自然地脱落。

    在内科领域中,暗示疗法亦用于治疗某些因精神因素引起的疾患。汉朝名医张仲景在其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一书中,曾记述“女人常惧患一种脏躁病,病人自我悲伤,时而哭泣,如同鬼神在作祟。”这里所指的脏躁病即“歇斯底里”症(癔症),这种病容易发生在神经类型比较脆弱、情绪不稳、且偏于艺术型的女性患者。往往由于某种精神创伤,因暗示而诱发本病的。医生同样可以利用病人所具有的高度暗示倾向,用暗示法把它治好。

    “歇斯底里”发作时,病人哭笑无常,肢体瘫痪,亦可突然晕厥,甚至出现长期抑郁、朦胧状态,病态较为复杂。据调查,在集体生活中,如果先有一个女子发生癔病性瘫痪,那么,其他神经较为脆弱的女子的精神也会受到刺激,从而就会相继出现癔病性截瘫,这就是暗示在癔病发生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 http://www.100md.com
    遇到癔病病人,在进行暗示疗法时,有经验的医生往往以简短有力、充满信心的语言,对病人进行鼓励和诱导,告诉病人,他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尽可能造成病人迫切期待要求治愈的心情。使病人心胸开阔,解除诱发的因素,直至症状完全消除。

    暗示疗法在治疗癔病中所以能起到治疗作用,这是因为疾病患者的高级神经活动全面衰弱,在催眠状态下,病人脑皮质部分处于抑制状态,这里给予各种暗示性刺激,可在病人的脑皮质中产生新的兴奋灶,即可抑制旧有精神创伤所产生的症状,从而使病情逐渐好转,症状完全消除。

    目前,对一些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内科疾患,如慢性哮喘、偏头痛、痉挛性结肠炎等,应用暗示疗法进行治疗,均取得一定效果。暗示疗法简便、易行。但是暗示疗法并不能包医百病,它的实质是发挥机体的主体能动作用。有些病必须通过医物等综合治疗,不能走入暗示疗法的误区。, 百拇医药(李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