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358362
饭后促消化, 宜“动”还是“静”?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6日 江南保健报 总第1320期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口口相传的养生谚语,许多人都对此深信不疑,坚持通过饭后散步来“消食”。可是,与此相悖的是,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饭后马上活动,非但不能帮助消化,反而有可能阻碍正常消化,甚至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一时间,围绕饭后该“动”还是“静”的问题,争论声不断。对此,消化科专家指出,“饭后百步走”因人而异,对于本身就有消化问题,尤其是胃下垂的患者来说,饭后确实不宜多动,以“静”为好;即使是健康人群,也至少应在饭后20分钟再“动”。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小云指出,饭后匆忙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实际上是透支了进餐前的体能,人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地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此时倘若紧跟着再做一些对灵敏性和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活动,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王小云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些人确实在饭后不宜多走动,特别是体质较差,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的人。“这些人饭后连一般的走动也应减少,可以选择先平卧十分钟,再渐进活动。”王小云告诉记者,除了上述提到的原因外,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再进行直立性活动,势必加重胃的负担,引起或加重胃下垂。而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也忌饭后运动,主要是饭后胃肠活动增加,血液集中在此处,而脑部的血流大为减少,一旦活动开来容易因脑部缺血引发意外。

    当然,消化能力基本正常的人,就没必要担心。饭后活动强度通常较小,耗费的体力和血液供应也不多,不至于影响到消化功能。只要不是剧烈运动,饭后散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而言,饭后活动显得更有必要。”王小云说,饭后活动能及时消耗一部分血糖,有利于控制血糖平稳; 同时也能减缓血脂升幅,减少脂肪合成,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不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饭后活动至少应先静坐20分钟后再“动”。

    (记者 黄人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