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09.03.17
编号:3114
孕妇远离七类物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7日 大众卫生报 2009.03.17
     △苯胺

    苯胺可经过无伤皮肤吸收,引起组织缺氧。妊娠时机体呈现生理性贫血,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故孕妇避免接触苯胺。

    △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有麻醉、刺激皮肤及致敏作用,并可致肺水肿。已有报道环氧乙烷有致突变、引起实验动物肿瘤,干扰发育机体、致使胚胎早期死亡;对生殖、发育毒性动物实验报道也较多。

    △甲醛

    甲醛是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其4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可用作消毒、防腐和熏蒸剂等。近年来在活动房屋或办公室中,甲醛可从脲醛树脂或木材薄板的粘合剂中散发出来。有报道甲醛引起妊娠期中毒、贫血和先兆流产的发病率增加,还有新生儿体重偏低等,所以孕妇应禁止接触甲醛。

    △麻醉剂气体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手术室女工作人员自然流产率高。妊娠期暴露于麻醉剂气体中的动物,胎吸收及胎仔异常的比例增加。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的种类很多,通常包括氧化氮(笑气,N2O)、一氧化氮(NO)等。牙科手术中常使用氧化亚氮作麻醉剂。有调查发现,女牙医助手工作中使用氧化氮(笑气)者自然流产率为16.0%、不使用者8.1%;使用氮氧化物者的子代先天畸形发生率为5.5%、不使用者为3.6%。

    △苯乙烯

    苯乙烯为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苯乙烯可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曾有报道,3例母亲妊娠期接触苯乙烯者婴儿出现先天畸形。有人分析了137份苯乙烯作业女工的产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高于对照组,自然流产率高。

    △汽油

    汽油经呼吸道吸收,在体内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细胞内类脂质平衡障碍,早期大脑皮质抑制功能失调,以后发生麻醉作用,其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及消化道障碍等。

    江慧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