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09.05.21
编号:4434
吓死人的诺思里奇效应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21日 大众卫生报 2009.05.21
     树英译

    在墨西哥各地,先后已有三人被甲型H1N1流感吓死,其中一位被吓死的是少女安妮。安妮远在伦敦读书,当得知父母与姐姐都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的消息时,立即从伦敦启程回国,当她刚从飞机下来踏上自已的国土,又得知母亲与姐姐刚刚病死、父亲也是生命垂危时,21岁的安妮当即倒地窒息而死。

    这种现象称为诺思里奇效应。这个名称得自1994年1月洛杉矶附近的诺思里奇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接收幸存伤者的医院发现伤者面临着又一轮死亡袭击:心脏病。此后数月,研究者惊奇地发现,因心血管问题而死的人数急剧上升,死者并末受伤或受困于瓦砾中。

    他们为什么会死?美国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说:“在容易患心脏病的人群中,情绪紧张有可能导致发病,而且瞬间会窒息死亡。这就是LSLQ效应”。简单说来,他们是被吓死的。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紧张、焦虑、敌意和抑郁等长期精神状态对心脏的影响比地震这类突发事件要大得多。研究人员发现:“50%发过心脏病的人胆固醇并不高。但是,心理与社会因素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对心脏的影响,和肥胖、抽烟、高血压等因素几乎一样大。”

    医生们逐渐发现,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心脏的影响比他们以前意识到的要大得多。英国伯明翰大学心血管医学教授迈克尔·弗伦诺说,抑郁至少会使一个健康人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一倍。敌意也是诱发心脏病的因素之一。杜克大学对患者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表明,强烈的敌意会使患者死于心脏病的几率增加29%;而在60岁及60岁以下的人群里,这个比率超过50%。

    树英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