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09.06.11
编号:4856
是“贪欲”欺骗了你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1日 大众卫生报 2009.06.11
     张峰

    许多骗术,与其说是骗子高明,不如说是受骗者自个愚蠢。骗术之“骗”要奏效,无不“落实”在受骗者贪图利益、贪占便宜的心态上。

    美国小服装商鲁比兄弟在经营中常常借“耳聋”来促销,发了一笔财。两兄弟的办法是,总是安排一个人扮演成商店的雇员热情接待顾客,耐心细致地为顾客介绍某款衣服的特点。顾客觉得各方面都满意后自然就会询问衣服价格:“这件衣服卖多少钱?”

    “雇员”这时就把手放在耳朵边,对顾客说:“十分抱歉,我的耳朵有些背,等我问一问老板。”

    他转身向里边的老板大声问道:“老板,这件衣服卖多少钱?”

    老板说:“72美元。”

    “多少?”“雇员”装作没听清,又问。

    “72美元!”老板此时变声答道,很不耐烦的样子。

    “雇员”回头一脸笑容地对顾客说:“42美元一件。”

    很多顾客一听,赶紧掏钱买下这款衣服,然后匆匆离去。

    牢牢抓住了顾客贪便宜的心理,鲁比兄弟促销的“骗局”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得逞了。

    仔细想想看,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是否也有这种趁着“别人”“耳聋”占了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几万美元的便宜欣欣然而去的“片断”?如果有,那么八成你也被骗过了,被事后想来并不高明的骗术骗了。

    鲁比兄弟的发迹史告诉了我们,与其诅咒骗子的狡猾和诡谲,不如低下头来检视检视自己的心灵是否被一时的贪欲蒙蔽。要知道,这才是一切骗术之所以成为“骗术”的根本!

    张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