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09.08.04
编号:6225
罗杰为何被六所学校开除?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4日 大众卫生报 2009.08.04
     容小翔

    美国心理学家舒尔兹的《心理学应用》一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罗杰是州立监狱中年仅27岁的囚犯,他被监狱精神病专家诊断为惯常的反社会者,有社会病态人格障碍。他上二年级时就经常违反校规,用东西砸老师、不服从老师管教,攻击其他同学。12岁时已被3所学校开除过。之后进了另一所学校,他依然殴打伤害教师,经常逃学,又被开除。14岁时被开除出所在城市的整个学校系统,后来父母送他进一所私立学校,他又殴打女管家,以至其他同学拒绝让他进自己的房间,才两个星期他又被除名。16岁时罗杰在多次考试不及格后终于进了少年犯管教所,以后7年中斗殴、酗酒、偷窃、袭击警官、扰乱治安等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光顾警察局。

    类似罗杰这种反社会倾向的人格,即反社会型人格,是各类变态人格(人格异常)中最容易违法犯罪的。

    反社会人格形成有两大原因,一是环境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不当,学校管束无力,社会失范和歧视等。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苛责,随意打骂,或赶出家门,使孩子产生对抗心理,有意无意地模仿大人的强力、攻击行为;或者在不良青少年团伙影响下,形成各种不良习惯和越轨行为模式;有的教师视差生和有违纪缺点的学生为不可救药,动辄嘲讽,随意处罚,从而加深了这些青少年跟社会环境和教师的对立情绪,实际上起到了强化其反社会倾向的负面作用。

    二是个人原因:社会认知缺陷,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及人际关系;错误的社会模仿,追随认同某种反社会主流的亚文化规范;对待挫折采取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则是导致某些青少年从偶尔的攻击、对抗和违纪行为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的心理机制。容小翔,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