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09.08.04
编号:6233
巧用泻法去内热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4日 大众卫生报 2009.08.04
     陈小飞

    暑热季节,出汗较多,津液耗损,人体内热较重,易造成大便干结,体内毒素不易排出,因此,在民间有“千金难买六月泻”一说。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中医院刘健教授提醒大众,这个“泻”是指疏通,在中医治疗方法中叫“下法”,并不是指现代医学所说的腹泻。

    “下法”主要适用于内热、食积、高热三种情况,医生根据不同的情况,辨证用药,促进肠蠕动,减少内毒素的吸收,及时排出体内毒素。

    内热 以口干口苦为主要表现,兼有烦躁、腹胀等表现,这种情况,可用番泻叶15—30克泡水当茶喝,也可选用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等组成)。

    食积 是指消化不好,以嗳气、纳差(不想吃饭)等表现为主,可同时服用藿香正气丸和麻仁丸,起到宽胸、理气、通便的作用。简单一点,也可用萝卜籽20克泡水饮,或者用新鲜的萝卜烧汤喝,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高热 体温超过39℃,有烦躁、心慌、腹胀等表现,这种情况选用大黄牡丹皮汤+白虎汤(主要由生石膏、生大黄、牡丹皮等组成)。

    上述药用方法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且一旦奏效,也就是大便通畅后,就要立即停止,否则适得其反。

    陈小飞, 百拇医药